西南喀斯特地區植被變化及其與氣候因子關系研究
摘要:受氣候變化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的影響,植被分布產生一定的變化,厘清氣候因子與植被生長的關系,可以為生態維護與治理提供參考依據,為生態保護成效評估提供科學基礎。選擇環江喀斯特區,以中分辨率衛星成像光譜儀(MODIS)衛星遙感250m空間分辨率植被指數NDVI,分析2000-2017年該地區植被變化趨勢,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累積降水、溫度、輻射等氣候因子的影響范圍和程度,以殘差趨勢法厘定植被變化中的人為貢獻。結果表明,(1)2000-2017年,環江地區87%的地區植被年均NDVI呈現不同程度的增加趨勢,增長率為0.4%a^-1;主要植被類型農田、森林、草地年均NDVI持續改善,其中森林的改善狀況最好。(2)環江地區氣候變化整體呈冷濕化。溫度、累積降水、輻射對植被年均NDVI的影響情況不同,就環江地區而言,溫度、輻射對年均NDVI表現出正影響,且溫度影響最大;累積降水與年均NDVI呈負相關。(3)不同植被類型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不同,在氣候因素對植被年均NDVI的解釋度較高的地區,農田主要受溫度影響,森林和草地主要受輻射和溫度的共同影響。(4)環江地區氣候因素可以解釋8.5%的年均NDVI的變化情況。(5)環江地區除氣候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對NDVI影響更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生態環境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