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春4號與河東烏麥雜交F2代抗病性及分子標記鑒定
摘要:為給寧夏小麥抗病育種提供優異資源,以寧春4號、河東烏麥及其雜交F2代331個單株為材料,進行了群體抗病性與分子標記鑒定。結果表明:寧春4號中感白粉病、條銹病和葉銹病,河東烏麥中抗至高抗白粉病、中抗條銹病和葉銹病。在F2代分別鑒定出68、54、52個單株抗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比例依次為20.54%、16.32%、15.71%,其中,50個單株同時抗白粉病和條銹病,44個抗白粉病和葉銹病,32個抗條銹病和葉銹病,29個抗白粉病、條銹病和葉銹病。在F2代群體中檢測到239個單株攜帶Pm16基因,22.59%攜帶該基因的單株表現田間抗白粉病;202個攜帶Yr2基因,16.83%攜帶該基因的單株抗條銹病;246個攜帶Lr24,17.07%攜帶該基因的單株抗條銹病;148個單株同時攜帶基因Pm16和Yr2,185個單株同時攜帶基因Pm16和Lr24,155個單株同時攜帶基因Yr2和Lr24,119個單株同時攜帶基因Pm16、Yr2和Lr24。新開發的6個SSR標記共檢測到10個抗病性數量性狀基因座(QTL),涉及2A、5A、3B、5D等4條染色體,加性效應為-0.15~0.08,對表型貢獻率為2%~4%,連鎖系數(LOD值)最大為10.40,其中,5A、3B和5D染色體存在抗病的QTL富集區。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浙江農業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