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經濟運行管理及建議
李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發電廠經濟運營時鍋爐以及汽輪機對其產生的影響,同時著重的講述了如何優化并提高發電廠經濟的運行,通過對鍋爐、汽機運行等方面進行優化,進而實現優化目的,促進電廠的經濟性管理。
關鍵詞:發電廠;鍋爐;循環經濟
隨著我國電力的發展,不僅解決了國民用電需求,還帶動了我國電力經濟的提高,但發電廠在經濟運行管理方面還有不足,導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損失,因此,發電廠要注重經濟成本的控制并對機組的運行進行優化,進而促進電力的可持續發展。
影響發電廠機組經濟性的因素
1.鍋爐
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對鍋爐不同工作情況下所產生的熱力進行計算,并分析所得出的各個參數即鍋爐負荷、環境溫度等變化所造成的鍋爐運行經濟的影響,進而找尋可以優化鍋爐運行方式、減少能源消耗的技術措施,發電廠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單個運行參數即燃熱器擺動的角度、給水溫度、受熱面的污染狀況等進行逐一分析,得出運行數據,進而得出其因素對于機組經濟影響的大小。也可以根據多個運行參數分析,通過運行的整體性得出鍋爐的對于機組經濟的影響,同時爐水泵運行也會對發電廠的機組經濟運行造成影響,想要降低經濟的損耗,就采用適當的方式對以上設備進行改良。
2.汽輪機
影響發電廠機組經濟性的因素不僅有鍋爐還有汽輪機,其進汽方式為單閥進汽,也是由于這一進汽方式,導致節流損失嚴重,進而對汽輪機的安全經濟運行造成隱患。單閥運行時,會降低高中壓缸的效率,間接導致了所需的燃煤量增加,從而增加能源損耗,雖然其進汽較為均勻,但會因為高壓調門并沒有全部開啟,進而使節流損耗加大,影響機組工作效率,所以想要保證發電廠機組經濟正常運行,就要使用合適的汽輪機,改變單閥進汽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能源損耗。
優化發電廠機組經濟運行的重要舉措
1.鍋爐運行
鍋爐各項熱損失中排煙的損失程度依舊占據關鍵地位,在煤質量好的基礎上將產生的揮發量也就比較高,形成的灰分自然就比較少。結合上述內容可以得揮發量下降是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燃燒穩定且機械不完整的熱量損失和爐渣熱損量較小的情況下,爐內氧氣含量較低將能夠發揮煤種優勢,有效提升鍋爐運行的經濟性質。降低爐內風速后排煙情況將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需按照風煤比例的曲線控制進行風速調整。通過調整空氣系數的方式將改變排煙熱損失的方式,機械的不完全燃燒將增加進而降低鍋爐損失。運行過程中的燃燒器擺角在六度左右,將其進行調整后可以看出角度擺動對爐膛具有明顯影響;當角度擺動變化幅度不是很大時將不會對鍋爐內部排煙溫度造成影響,同時對其效率的影響也不是十分明顯。形成的煙氣將與過熱器進行熱量的有效交換,進而促使煙氣進入尾部煙道最后僅僅有很少細小灰粒隨著煙氣被排入大氣。采取汽輪機順序進氣的方式將保障機組運行期間的安全性,并且還能促使機組產生的經濟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2.汽機運行
首先,在汽機運行時,需要優化汽輪機進汽,分析汽門的開啟順序,當汽輪機具有590MW的機組負荷時,其狀態運行采用單閥的方式,降低了安全裕量,主要原因是#1 瓦和#2 瓦具有較重的載荷,二者的瓦溫分別超過80 ℃和75 ℃,在受力分析中發現,應當確保順利方式更加均勻,順序閥的順序最終為#2+#3 →#1 →#4 ,可以獲得較為安全的進汽效果,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其次,需要掌握汽輪機變負荷過程,負荷主要分為降負荷與升負荷,其中降負荷主要因為機組負荷頻繁動,對轉子壽命產生一定影響,需要降低轉子的瞬時應力,將其控制在172MPa,而且總原本的600MW負荷降低到180MW,確保獲得3MW/min的負荷降低率。當采用滑壓運行時,需要保持18MW/min的負荷率。當處于升負荷狀態時,機組明顯升高,從原本的240MW轉變為480MW,需要提高負荷的速度。最后,需要給水泵上水啟動,在開始上水沖洗時,利用汽泵前置泵。為了維持汽包水位,還要使用小汽機,若是想要啟動另外的給水泵,則需要在機組并網前進行,確保達到300MW的機組負荷,由四段抽汽負責兩臺汽泵。在分析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經濟性,需要消耗15h,完成300MW負荷投入和上水沖洗等操作,將會節約45000kWh的用電量,經過計算可知,汽泵前置電流與電泵電流為32A和350A,若是按照每千瓦時消耗0.88 元計算,則啟動一次需要消耗3.96 萬元。
3.指標優化
在發電廠運行的過程中,需對鍋爐運行進行有效優化,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氧量。目前,發電廠使用的煤具有較高的揮發性,同時,產生的灰分較少,燃燒較穩定,并且產生的熱損失相對較小。在優質煙煤的使用中,可有效提高鍋爐的經濟性,能夠被有效應用。在其優化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的規定,將其中氧量從原來的下降到,并將空氣系數由調整到,以此通過優化指標,發電廠一年可有效節約大約萬元,提高發電廠的經濟效益。同時,還需合理調整風速,通過實際分析,可將鍋爐中風管內的壓力控制到,并使風機電流控制在左右。在該指標的設定下,每年可節約大約萬元。與此同時,除了鍋爐優化之外,還需對汽機進行節能優化,在汽輪機優化的過程中,應當詳細分析單閥運行時熱耗的變化,并對汽輪機進行逐漸改進,完善其設計方案。在改造完善后,汽機的各項指標均有所下降,繼而通過對經濟效益分析,發現在汽機的優化下,可充分節約萬元左右。同時,在汽輪機負荷變化的過程中,發電廠應當對其進行有效試驗,明確具體的變化過程,以此確定實際參數。在汽機水泵的應用時,可對水泵上水進行調整,采用抽汽供汽的方式,并選用電泵作為熱備用,以此能夠降低發電廠的成本,節約成本大約為萬元左右。通過指標優化,進一步降低發點廠成本,提高其經濟效益。
提高發電廠經濟運行的管理建議分析
1.控制成本
首先,強化節能方面的基礎性管控。執行基礎工作,是實現發電廠減排機制及目標的根本保障。龍崗發電廠需根據本單位的具體經濟發展標準,適時進行基礎性工作,并落實設計方案。其一,節能方案需在各個部門執行,確保經濟項目和目標均有對應的負責人,以月、年為實踐節點,匯總報告經濟項目的執行程度,實際完成率標準需和項目本身有關。其二,合理運用公司內部結構的各階層,確保組織整體、部門以及一線班組,以實現全體人員及整個發電生產鏈均能融入到節能管理之中。發電、資源消耗及發電廠本身的用電量等指標,細分至班組及部門。其三,能源計量方面,需嚴格根據國內及電力行業的規定開展,具體的計量內容包括設備規格、精確值以及測量范疇等,確保實物符合發電廠節能減排的標準,為此需構建校驗、應用及運維的基本體系與臺賬。為保證發電質量,所用的燃料、水等需全部檢驗,注意要配備專用的計量工具。其次,強化安全方面的運行管控。一是加大宣傳,使全體職工均能產生節能意識。對于發電廠而言,節能是保障其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方向,現實推行期間,應能將此落實于群眾,根據發電廠的專業情況,組織節能訓練,提高其節能分析的水準,以強化職業素養,從一線員工本身提升節能效果。例如,目前已有的老帶新,借助理論與技能考試、節能演講等。二是加深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運行分析主要負責對發電機組的所有參數開展研討,目的是輔助管理者及運行工作者,清晰了解發電廠使用設施的工作性能和運維規律,積極開發或吸收新技術,以提升職業水準,保障發電機組安全,由此保障電廠運行的經濟性。三是開展小指標競賽。可兼顧增產及控耗,以推動經濟運行效益。借助競賽的形式,落實考評體系,將耗煤量、用電量等小指標細分至短期目標上。最后,強化運維管控。為使經濟運行保持安全,需全方位運維發電機組及控制系統,并落實對裝置管理控耗,合理改造機組,時刻持有節能的理念,推進項目檢測及實行、匯總。借助發電生產技能升級優化,綜合體現在煤炭、水體、電能等資源的消耗上。同時,落實常規的設備狀態運維工作,根據廠內現有的技術員,將機組需要檢修的各項工作分配給個人,實行責任制,并設置考核體系,避免出現遺漏項。機組的閥門和各構件的銜接面,滲漏率不能超過2%。此外,針對鍋爐設備的漏風情況,必須定期查看。通過全方位的防護,使發電機組始終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降低意外停機的概率。
2.節能效益
一方面,憑借外力擴展節能的渠道。現如今,國內的生態環保基本由經營主體自行開展,造成此類項目的規模不大,缺乏集成化及專業性的技術隊伍,公司對此投入的成本偏高。發電廠的經營項目和能源有關,生產期間會產生消耗資源的情況,節能減排的難度較大,此外專業性人才及工藝、管理等方面的訴求逐步強化。發電廠在面對此類經濟性運轉工作時,若無法有效和同行業企業,將用于節能減排的各類要素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則會限制節能發展的成效。對此,發電廠應合理借助外力,發揮出集體的力量,提高節能的專業化程度,以滿足相關使用儀器、技術的專業性管控使用,以推動發電廠所開展的節能減排工作,得以平穩運行。此外,持續開展對標工作,合理借鑒其他發電廠在節能環保方面的管理舉措及運行指標,提升發電機組的穩定性,并將此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確實推行管理的升級調整,以擴大可發展的節能空間。另外,加緊和當地高校及專業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以拓展吸收新技術的途徑,以實現將創新成果轉化成實用節能,與發電廠本單位的經營運轉相融合,借助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挖掘可用的節能點,以增加經濟效益,維護運營的平穩性及可存續性。另一方面,挖掘發電廠自身的優勢,以開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發電廠實行“電水熱”三項同步推進,增強三者的聯產成效,同時開發鹽水、石膏等產品,逐漸發展成的循環經濟發電廠。結合組織整體的發展方向,需持續強化和當地部門、各類重點企業之間,建立交流聯系,推動本地經濟能源的統籌運用合理部署。在確保穩定發電的前提下,提升先進技術的運用成效,將能耗量控制在最低值,并加深自主化經營的程度,科學減少成本投入,并保證產能的持續增加。聯合水熱方面的市場,帶動自身的電力經濟發展,開發出新的經濟增長熱點,并控制耗能,穩定經濟運行。總之,發電廠在經濟運行過程中,應當明確制約或推動自身進步的因素,由此才能保障運行舉措的合理性。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尤其是發電廠等經營項目和能源有關的主體,需從控制消耗入手,配合常規發展戰略,綜合推動經濟運行效率。
[1]張耀.論火力發電廠汽機輔機經濟運行優化策略[J].智庫時代,2019,(38):24+26.
[2]蔣開顏.論火力發電廠汽機輔機經濟運行優化策略[J].通訊世界,2019,(03):307-308.
[3]胡為杰.火力發電廠汽機輔機經濟運行優化策略探討[J].低碳世界,2018,(12):71-72.
[4]張景輝.探討火力發電廠汽機專業設備經濟檢修模式[J].中國設備工程,2018,(2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