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與互聯網電子商務營銷
余鴻鈞
互聯網是一個事業,也是一門生意,所有互聯網的變現,都是解決人的市場需求,也可以說是實業面向市場的延伸,因此現在的互聯網是實業互聯網。國內電子商務老大企業阿里巴巴剛剛入股了三大門戶之一的新浪,確切的說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抱阿里巴巴的大腿,是正確的選擇,新浪公司雖然位列三大門戶之一,但是漸漸有被邊緣化的趨勢,在互聯網的快速變革發展中,新浪作為早期的互聯網翹楚,落后了太多,除了一款微博產品,沒有什么值得拿得出手的產品了,但是微博的日子并不好過,缺乏強大客戶端的新浪微博,本身就缺乏客戶粘性或者說是慣性,微博本身就是造內容的,如何把內容變現成真金白銀呢?新浪微博一直在做,一直沒有做好。在2013年,新浪微博面向了電子商務,確切的說是針對天貓、淘寶甚至京東的,為他們服務。從媒體信息發布平臺,到社會交際以及電商平臺,賣給阿里巴巴集團近五分之一的股份,約定時間內占到三分之一的股份,新浪微博固然是抱上了大腿了,但是從長遠來看,不看好新浪微博,目前的新浪微博雖然不至于用淪落為電子商務的附庸來形容,但是新浪為電子商務開發的電商廣告推廣平臺,已經可以預示新浪微博將要干些什么事了。這點新浪微博應該明白,至少目前二三年內,逐漸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生態鏈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是稍微懂互聯網電子商務的人都會明白的。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新浪公司股份一天內漲了14%,但是,我想它的最大的意義在于微博將共享阿里巴巴的金融支付功能,每一個微博,每一個品牌商,純粹的交易與社交互動之間的界線已經模糊但是和諧共存,這是個互聯網的社會,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互動,所有不互動的互聯網,都將被拋棄。為什么凡客今年越來越重視“凡客達人”以及凡客的微信平臺呢?他們讓凡客變得可以與上億的網友互動,而非冷冰冰的購物網站,簡單的說,從推廣的角度來說,就是省了一大筆廣告費,但是達到了甚至超越了廣告費產生的銷售額的目的!
說到這里,SNS好比是高速公路,上面有很多車來車往, 車里有很多人,電子商務網站好比高速公路兩邊的商店超市,新浪微博,騰訊微信好比是高速公路,上面有很多人來人往,天貓和凡客一個是大超市,一個是專賣店,二者的結合當然是最好的了,結合了,就好比高速公路延伸到哪里,超市和專賣店就開到哪里,你在高速公路任何一個地方想要購物了,點擊支付一下,你想要的東西都會有,SNS和B2C或者B2B的結合的威力就在于此。
記得去年寫過一篇文章,也談過這個事情,到現在我還堅持認為, 這些獨立的電子商務網站,包括京東和凡客以及蘇寧易購在內,要想改變電子商務燒錢的發展模式,走與SNS結合的道路,是必須的選擇,凡客最早推出的凡客達人以及現在的微信平臺,都是這種模式的探索,凡客現在30%的訂單來自于移動互聯網客戶端,凡客下一步會加大這塊的投入,我想就是看到了這種模式的甜頭,當京東和當當網包括一號店這些網站都在這么干的時候,遲了。
目前的互聯網支付平臺支付寶以及快錢等第三方支付工具還沒有進一步創新的對外開放,否則我想將來的互聯網會是這么樣: 變現方式一方面是傳統的硬廣形式,另外就是電子商務的結合,電子商務變現的渠道一類是聯盟分成,比如百度廣告聯盟或者阿里巴巴廣告聯盟,這是間接的電子商務變現,還有一種直接的變現就是支付端口在所有的網站上都可以接入,任何一個網民看到產品都可以直接點擊支付,就比如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的即將打通的支付渠道一樣。
從這個支付角度來說,互聯網的創業目標有很多,無論是傳統的門戶媒體,還是BBS,還是區域門戶,甚至移動應用工具,都有他的升值變現的通道,那么,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呢?作為做實業的,就是做好產品,保持與消費者溝通,作為互聯網創業者,做的就是營造好內容,保持互動再互動,而非閉環。
世界因科技而美。互聯網是最好的體現。互聯網最大的難點不是虛擬,有人說它虛擬看不見未來,那是因為你不懂,解決虛擬的唯一辦法就是開放互動,每天有上萬上億的人在用,你還覺得虛擬嗎?他們都是你砧板上的肉。這個例子,我懶得去舉。
歸根到底,SNS與互聯網電子商務而言,在早期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在現在,是共生的,京東如果做到這一步,就會省掉上億的廣告費,省下的不僅僅是廣告費,而是利潤,因為二者的互動會創造更多的流量和利潤,微博傳播到哪里,天貓就傳播到哪里,你說厲害不厲害?京東和蘇寧易購,下一步一定會往這方面發展,如果想擺脫燒錢做電子商務的傳統方式的話。從推出凡客達人后,我認為凡客公司開始像一個互聯網公司了,我認定的理由就基于此。否則他永遠不過是一個把實體店開到網上的一個大淘寶而已,他再厲害也成不了一個偉大的生意,偉大不偉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結果,他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命運掌控不了?還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