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的電子商務怎么玩?
李志起
西米網曾經的輝煌,代表的是電子商務紅火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起因,積累了多年的網民對于網絡購物的需求在短期內爆發,網上商城、團購一發不可收拾,群起淘金,寄托了很多人的美麗夢想。
而西米網零食板塊業務的黯然收場,則是代表了夢想在現實面前的漸趨理性和冷靜。雖然前景看好,雖然做了很多新穎的嘗試,但電子商務的步子確實邁得太大了,在一個宏偉的構想面前,忘記了太多現實的因素,不能腳踏實地地一步步走,所以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食品電子商務如何選品
對于食品行業的電子商務而言,并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電子商務這條路。目前消費者對食品的購買動機趨向于多品種、少數量模式。一般食品的附加值并不高,每單的單價也不像衣服、電器一樣高,而品種數量卻非常大,并需要在短期內快速分撥到所有地方,物流成本成為很大的壓力。這是食品類電商的最大難點所在,也就為食品類電商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要解決這個難題,只有兩個方向:一、所售產品具有比普通產品具有更高的毛利率。西米網所謂的35%夠不夠?對于傳統渠道已經足夠,但對于電子商務而言遠遠不夠支撐自己龐大的物流系統。二、具有普遍消費率的產品,以薄利求多銷,以大流量求生存。
好吧,那我們就看出來了,食品電商的選品非常重要。什么樣的食品適合在網上銷售?普通的食品顯然是不適合的,現在在網絡熱銷的食品主要有幾類:干果肉脯類,易于存放運輸,單價高,比傳統渠道便宜;地方特產類,口味特別,普通的線下終端根本買不到;進口食品類,與地方特產類相似。這幾類的食品其實都屬于高附加值、高毛利產品。
電子商務的物流之困
物流也是困擾已久的一個問題,第三方物流費用高、速度慢,容易出問題,所以如京東等就選擇自己做物流,但費用照樣很高,只投入無產出。
但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其實不是。
運費要不要收?這幾乎可以給一個確定的答案。一定要收,只是看怎么收。
既然已經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宜、特別、快捷的產品和服務,就沒有理由不收郵費。我們大概不能想象,一個傳統經銷商,以較低的價格賣產品,在每單價值不高的情況下還要負責免費送貨上門,覺得這樣也未免太過“圣母”,賠本賺吆喝。
電子商務何嘗不如此呢?要提供什么樣服務,就收取什么樣的費用。只是一開始電商們對于電子商務的盈利能力太過于樂觀,為自己設置了一個美好的夢想,要為消費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消費者就是這樣被寵壞了。當京東要開始收運費的時候,才一片怨言。而淘寶店家一貫收取運費,做活動包郵,已經被普遍接受。食品類電商說到底也是“小本經營”,有自身的局限在,就不要跟大網站們的“賠本賺吆喝”去拼了。
無論是采用第三方物流,還是自建物流,在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收運費,可以在一定價格以上包郵,這能刺激消費者產生更大的消費額,沖著不算便宜的運費都會盡量讓自己消費到一個覺得物有所值的分量。
食品電商要記住的一點是,自己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絕不在于物流免費這件事上,而應該在于產品以及品牌所產生的吸引力上。這也是最容易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手段和渠道。
食品電商運營兩大重點: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無論是選高附加值、高毛利的產品,還是將物流費用轉嫁,其實不外乎就是老生常談的:“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但無論如何老生常談,在當前網絡銷售平臺層出不窮,電商競爭越發激烈的情況下,開源節流都是必要的生存經驗。
食品企業做電子商務,就要利用自身優勢解決產品成本、倉儲、臨近過期產品消耗上的問題,從而降低成本。
而在提高利潤上,做好品牌營銷、傳播推廣,在食品的網絡運作中,巧妙、持續的傳播推廣一定是少不了的,高點擊、高人流量是持續盈利的一個基礎性。
另一方面,產品是根本,要做好產品,選好主打產品,打造自身的戰略新品,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在價值上進行提高。
而對于經銷商來說,可能就稍微復雜一些。一定要牢記自己的定位,是做專賣終端,還是做經銷,還是做賣場,做什么就提供什么樣的專業服務,最忌諱的莫過于做經銷商的還負責做配送,做專賣店的把自己做成了大賣場。精準的定位是食品電子商務尤其是小型網站的必經之路,不僅僅是針對人群的定位,比如西米網這樣針對白領辦公室人群的,還要對自己的業務進行定位,確定自己的主要優勢在哪里?是產品有特色,還是產品低成本,還是配送快捷方便,不能貪多求全,而最好只切這個鏈條中最能做出附加值的一小段。把非常耗自己成本的部分剔除出去,而選取保留自己能做好做的部分,比如西米網就選擇保留訂餐業務。可以說,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提高網站的產出率,還在于增加多個贏利點。比如廣告位招商,一方面是賣場,另一方面也是媒體,將自身的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利用。想想傳統賣場是如何盈利的吧!我們就可以知道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增加產出。
“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也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完整而合理的盈利體系設計。要做到盈利,那么我就計劃在幾年內多少投入、多少產出,要達到什么樣的盈利率,就決定了賣什么樣的產品,要怎樣去推廣......在前期的投資階段也要做好預算,確保自己的資金不斷流。
在未來,食品與網絡的結合必然更加緊密,消費者的旺盛需求決定了食品在網絡的生機。在目前階段,食品企業或經銷商觸網還需要謹慎,觸網之前多考量一下自己的有沒有團隊,有沒有供應鏈管理的經驗,有沒有系統前瞻的意識,而不要一時頭腦發熱,立馬就上,也不要因一時一地困難選擇退出,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