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口因素對性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
佚名
作者:劉曉敏 秦海兵 陳壯飛 曾勇 李曉梅 何黎
【摘要】 目的:了解性病(STI/STD)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及社會人口因素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抽取在某醫院皮膚科復診性病患者305人,以自編的《性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調查。結果:性病患者藥物治療的完全依從率為43.3%;診斷為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NGP)的患者依從性最差;年齡、婚姻狀況和月收入的高低與藥物治療依從性沒有顯著相關;女性較之于男性、有穩定職業者較之于沒有穩定職業者、有公費醫療者較之于沒有公費醫療者,教育水平高者較之于教育水平為中等和低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高。結論:性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偏低,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者、男性、職業不穩定者、無公費醫療者和文化水平不高者依從性較差。
【關鍵詞】 性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社會人口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study drug use adherence and to analyze demographic factors related to drug use adherence to STD/STI Patients.Methods:The objects were 305 STD/STI patients. A questionnaire The Adherence about STD/STI Patients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Result:The complete drug use adherence rate were 43.3%. The diagnosis of non-gonococcal prostatotitis(NGP) had the lowest adherence. Age, marital status and incom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rug use adherence. Female was better than male, those who had stable occupation or those who had government medical or higher educ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d not.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drug use adherence to STD/STI patients is low. And they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ose patients who are at risk for having low adherence,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dangerous factors and provide some initiative preventions to increase the rates of drug use adherence to STD/STI patients.
Key words STD/STI patients;Drug use adherence;Social population factors
STI/STD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及社會問題[1]。在對STI/STD的防治工作中,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起著非常核心的作用。為了調查性病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及社會人口因素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現對305名性病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樣本取自2006年10月~2007年4月在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復診的正在接受治療的性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為在公立醫院經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性病,不包括HIV/AIDS及HBV感染者,不包括單一診斷為淋病的患者。共調查305人,其中男性173人,女性132人;平均年齡(32.787±7.885)歲,30歲以下者107人,30歲以上者198人;已婚169人,未婚110人,離婚24人,分居2人;文盲1人,小學4人,初中78人,高中或中專150人,大學或大專70人,碩士及以上2人;有穩定職業者158人,職業不穩定者147人;月收入800元以下者29人,800元~1 600元者191人,1 600元以上者85人;有公費醫療(醫保)者52人,自費者253人。
1.2 調查方法
以自編的《性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為調查工具,內容包括:①一般資料及患者的社會人口學資料;②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③與依從性相關的各心理社會因素。本文所用資料來自前兩項內容。
1.3 數據處理和分析
所有資料均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涉及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采用雙變量分析(卡方檢驗),二分類變量卡方檢驗的檢驗水準是ɑ=0.05,三重比較的檢驗水準ɑ’=ɑ/3=0.0167。
2 結果
2.1 治療依從性
本次研究發現,在性病患者中,有132(43.3%)名患者完全依從治療方案,173(56.7%)名患者不完全依從治療方案。
診斷為梅毒的患者完全依從的有49(86.0%)人,完全依從的比率最高,其次是陰道滴蟲的患者,為19(70.4%)人,但它們之間的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完全依從的僅有2(5.7%)人,皆明顯的低于梅毒和陰道滴蟲的患者 (P<0.01),也低于非淋球菌性子宮頸炎者 (P<0.01)。表1 患者社會人口因素與藥物治療依從性的關系
2.2 社會人口因素與治療依從性的關系
在本次研究中發現,男性和女性(P<0.01)、職業穩定和不穩定者(P<0.01)、有無公費醫療者(P<0.01)在藥物治療依從性方面存在差異。青少年組和中老年組(P>0.05)、未婚組與已婚組(P>0.05)、收入高低組(P>0.05)依從性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文化程度為“低”和“中”兩組間的依從性的差別無顯著性(P>0.05);但“中”組和“高”組(P<0.01)、“低”組和“高”組(P<0.01)間的依從性有顯著差別。
3 討論
本組資料中顯示,沒有患者是完全不依從治療的,有43.3%的患者完全依從治療方案,56.7%的患者部分依從治療方案,依從狀況與Deeks在舊金山的研究結果相似[2],在該研究中,HIV患者接受ART的治療者中,完全依從的占47.0%;低于Edward在撒哈拉和北美的研究結果[3],在他的研究中,完全依從的比率在上述兩個地區分別為77.0%和55.0%;也低于我國河南省HIV/AIDS患者完全依從者為67.51%的結果。
診斷為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的依從性最低,明顯的低于梅毒和陰道滴蟲的患者,也低于非淋球菌性子宮頸炎的患者,不過,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和子宮頸炎之間的差異估計與性別因素相關。
年齡、婚姻狀況和月收入的高低與藥物治療依從性沒有顯著相關。
女性的依從性高于男性,這與Ammassari的研究結果[4]有不同,在他的調查中,性別與其服藥依從性無顯著相關。
有穩定職業的患者依從性高。但職業穩定與否不僅影響收入的穩定,也影響工作和生活的規律是否穩定,以及患者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信息以及衛生服務等諸多方面,因此,這種差異所反應的可能并不是職業本身所帶來的差異,而是由于職業不同所帶來的其他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別。
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高,但是,文化程度中等的患者依從性并不比低的患者高,所以,想通過提高患者的教育程度來提高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似乎不可行。
有公費醫療的患者依從性高。這表明,雖然收入的高低已不是決定依從性高低的有效因素,但如果能不必自己負擔所有的醫療費就可以得到治療,患者會更愿意依從?;颊邲]有公費醫療有多種原因,一部分患者本身沒有公費醫療,而一些患者則是出于隱私等原因未使用自己的公費醫療。由于有公費醫療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所以增加公費醫療的占有和使用率可以提高治療依從率。對于無公費醫療者,需要更好的普及醫療保險;對有公費醫療卻未使用者,則要改變患者本人和社會對于性病的看法。
由上可知,性病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偏低。由于在患者就診時醫生首先能得到的就是患者一般的社會人口資料,而現已知非淋球菌性前列腺炎者、男性、職業不穩定者、無公費醫療者和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更有可能不依從性治療,所以,關注這些危險因素,在患者每次就診的時候都給予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例如給予鼓勵、給予適當的保證、仔細的介紹疾病和治療方案等等,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Mehra,Satish.Focus on reproductive health. Asian people and cities,1997,25:4~6. [2] Edward J,Jean BN,Jain Buchan,et al.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JAMA, August D.2006,296(8):679~691. [3] Deeks S.C,Loftus R,Beatty G,et 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vir- ological failure of indinavir or ritonavir in an urban AIDS clinic[C].[abstrac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i- microbial agents and hemo-therapy .Toronto,1997:254~258. [4] Ammassari,A.,Trotta,M.P.,Murri,R.,et al.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adherence to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verview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2002,31(3):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