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能不能成為高利潤產業
李明利
從農業產業整體來看,上述兩類企業之間的差別并非個例,在行業內,相當部分企業表面風光,實則在艱難度日;另一類企業,不顯山不露水,其實賺得盆滿缽滿。對此,不少微利性農業龍頭得知其他企業情況后充滿了疑問:農業究竟能不能成為高利潤產業?農業又怎樣才能成為高利潤產業?
通過對市場的綜合研究和對一些農業龍頭服務,方圓品牌營銷機構認為:面對當前的市場現狀,農業龍頭只有特立獨行,形成特殊核心競爭力,才能有高利潤。
三方合力呼喚高利潤的差異化產品
需求決定行為,產業通常發展規律、消費者心理認知以及市場中間環節需求,共同決定了一個企業特立獨行度、核心競爭力與利潤度成正比。
從產業看,先有原產品,接著出現小眾高價值產品,再有大眾化普及品牌,然后產業逐漸開始升級是農業龍頭行業通常發展規律。原產品主要指沒有經過品牌化的初級農產品,因為缺少附加價值支撐,所以相對微利;大眾化品牌產品,因為已經經過高利時代,進入了普及型階段,通常也屬于微利產品。具體到農業產品整體,能否擁有較高的利潤,一方面取決于如上述企業產品是否是小眾高價值產品以及升級產品,另一方面更取決于產品本身的創新度。雖然是原產品,但經過高科技等層面的創新應用,形成了與通常產品相對來說非常明顯的外觀、質量、模式等方面的優勢,依然屬于創新高價值或者說升級產品,而非大眾普及產品。這就意味著,無論在行業什么階段,要想獲得比同行高的利潤,核心都是創新,是企業特立獨行帶來的產品品牌上的差異化,對產品進行企業獨特印記的包裝,產品利潤才能迅速提高。
相對于產業的規律,經銷商等商業環節則表現為綜合性的需求。經銷商們在意能走量的大宗產品,同時也在意具有高利潤的未來型產品。如果企業產品平庸無奇,走量不能進入主流產品序列、利潤又無法滿足經銷商對自己戰略需求的滿足,企業就有可能淪落到雞肋的地步。因此,從農業龍頭目前實際狀況看,更應該特立獨行,用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產品滿足經銷商等中間環節對未來的期許。
從消費者看,很難簡單地說需要高利潤產品,不喜歡平價產品,嚴格地說,從消費者心智資源認知度上,性價比是一個核心因素。對于大多消費者來說,不同價值的產品會付出不同的成本。對于一個普通公司的普通產品,要消費者離開主流品牌去付出更高成本購買,是件不現實的事情。但如果產品確實有價值,或者在精準對接了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是稀缺產品,或者從價值層面能滿足特殊消費者或身份或地位或某種特殊消費需求,消費者同樣會付出特殊的成本去購買。這同樣印證了,對于消費者,只會為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去用高成本埋單。而這也就決定了,企業必須特立獨行,創造獨特的僅僅屬于自己能為消費者提供的價值。
創造高利潤產品的理念行為二元路徑
從當前農業龍頭的實際狀況看,要創造高的附加價值產品,需要從理念和行為兩個層面進行切實地升級。
從理念層面,關鍵是要有開放的視野和做先鋒的意識。從開放的視野說,有些企業做區域只關注區域的行業動態,實際上,在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從原料到制造到消費者需求,從一個產業到一個行業,邊際正在消失,只有能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全局信息掌控,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機會。而從先鋒意識說,一些企業在做一個產品時,喜歡絞盡腦汁地想競爭對手或者那些成功企業是怎樣做的,以便印證自己決策的正確性。實際上,印證是對的,但總在別人的背影里找自己才成功的路本身就是一種模仿,因此,很難有新的創意產生。
只有建立科學的印證體系,以先鋒的態度和寬闊的視野為產品創造做基礎,才能真正形成高價值。
從行為上,要創造高價值產品,品牌是核心,模式和渠道是兩翼。在品牌上,能否有自身獨特的定位、核心價值、產品名、產品線、包裝、渠道和傳播模式是關鍵。而從模式說,不僅要找到與品牌核心相契合的正常營銷模式,還要有足夠前沿的視野,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控制行業走向。另外,從農業產品品牌歷史上,如妙士、5011等則是通過開辟傳統渠道之外特殊渠道,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消費人群,來成就自身品牌的高價值。
具體企業要通過什么樣的手段,用怎樣的理念形成自身的核心價值,走特立獨行的路,往往需要根據企業現有狀況,量體裁衣而定。
只有在理念和行為兩個層面上根據自身優勢重新定位自己,才能走出高價值營銷前途。
創造高利潤產品的三個關鍵
在企業創造高利潤產品的具體執行過程中,依據方圓服務農業龍頭經驗,關鍵是正確審時度勢,做好選行業、找著力點、系統營銷三個環節。
選行業,從本質上,不是每個行業都有進行創造高利潤的機會。故而,農業龍頭在進行產品價值提升前,首先要對自己所在行業,從社會趨勢、消費需求、產業現狀、競爭態勢等進行系統評估,只有經過評估,才能確定自身行業的消費價值潛力如何,從而行為有所皈依,保證戰略方向正確。
戰略正確還需要保證戰術正確,因此,第二個關鍵環節是找準著陸點。這一方面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等產品賣點層面的選擇,同時也包括對消費心智的把握。同樣是水,因為是大眾消費品,所以只能賣一元,依云看準西方消費者來華機會,以及以此形成的親近西方品牌的消費群,就可賣到十數元乃至數十元,這就是著陸點不同帶來的價值不同。
消費者的價值認知是系統的,同樣也要求品牌的價值是系統的。對于任何一個產品,其銷售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塑造價值氛圍的過程。
只有從品牌出發,從核心價值出發,從產品細節到銷售賣場細節,都進行整體的系統塑造,企業品牌的特立獨行形象才能最終成型,價值體系也才能在消費者心中站起來,也只有這樣,通過好的行業機會外加精準的品牌著陸點和系統塑造,企業品牌才能從理念到行為真正完成全面更新,形成真正與競品,與市場同行的差異化,從而可以滿足消費者、經銷商、產業多個環節的需求,離開微利時代,把農業產業真正做成實至名歸的高利潤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