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縣朱溪鎮森林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佚名
摘要以浙江省仙居縣朱溪鎮為例,介紹山區鄉鎮的基本情況,提出山區鄉鎮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以森林經營為依托,搞好生態建設,為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森林生態建設;發展階段;存在問題;建議;浙江仙居;朱溪鎮 朱溪鎮是我國南方地區典型的山區鄉鎮,有林業用地15 995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93.3%,有53個行政村,10 306戶,30 749人,人均林業用地0.52 hm2,耕地總面積951.27 hm2,人均耕地0.031 hm2。有1萬m3以上山塘水庫33個,是山區農民旱澇保收的基礎。朱溪鎮為歷年地質災害多發區,有4個經常受地質災害的行政村部分自然村已移民到平原地帶。重視生態建設和治理,使森林生態系統形成有利于山區鄉鎮人民群眾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條件,是當地政府和林業部門亟需解決的問題。 1朱溪鎮林業建設與保護的階段 自建國以來,朱溪鎮的林業建設與我國南方的集體林區一樣,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利用、開發發展、保護階段。 1.1利用階段 20世紀50年代末,國家提倡大煉鋼鐵,砍樹燒炭為大煉鋼鐵提供原材料,致使大片森林被嚴重破壞,許多原生態森林所剩無幾,造成林地生產力低下,使森林失去了生態和社會效益[1]。 1.2開發發展階段 20世紀60~70年代,受指令性、計劃性指標的影響,自上到下號召全墾造林,大量營造松、杉、柏等針葉樹種,并且提倡集中連片造林、大面積地毀林造林、創辦杉木基地等,造成水土嚴重流失、河床增高,引發地質災害[2-3]。 1.3保護階段 仙居縣分別于1984年、1989年、1998年、2008年開展4期森林資源的全面清查,朱溪鎮也從中得益。特別自1984年以來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取得了成效。一是全面實際限額采伐。加強林政執法力度,對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嚴厲打擊。二是全面消滅了荒山。1998年朱溪鎮有荒山65 hm2,森林覆蓋率79.7%。2008年森林資源清查表明實現了無荒山,森林覆蓋率達到83%,森林綠化率達到85.5%。三是林地生產力提高,活立木蓄積增加。1998年朱溪鎮活立木總蓄積276 204 m3,2008年活立木總蓄積524 962 m3,增加率達90%。四是林業生態工程取得顯著進展。1998年朱溪鎮防護林只有477 hm2,2008年已達4 528 hm2,建成生態公益林4 599 hm2。五是森林資源保護體系全面建立。每個村有分管林業的村民、副主任和兼職護林員,全鎮有4支70人的護林撲火隊伍,專職護林員26人,兼職護理員27人,以保護森林資源。 2存在的問題 2.1森林經營方向存在欠缺 如板遼、沙頭、垟口、下鄭等村的部分自然村,地質災害危害比較嚴重,幾十年來疏忽了森林資源經營,應考慮到以預防和減輕泥石流引起的地質災害為主,以實行培育和營造根系深且龐大的樹種為營林方向。 2.2林分結構不合理 一是林地生產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重封育、輕改造,如防護林、生態公益林,多年來進行死封、不撫育,林地內長滿密密的灌木叢,不進行撫育,難以培育大徑材,林分蓄積量偏低。根據2008年森林資源清查,防護林平均蓄積只有25.5 m3/hm2,水源涵養林蓄積量只有39 m3/hm2,水土保持林蓄積量只有18 m3/hm2。用材林蓄積量只有52.5 m3/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