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藥辨證施治與WF電腦仿生肝病治療儀聯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
徐國強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內服結合電腦肝病治療儀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法。方法:選擇4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中藥辨證施治與WF電腦仿生肝病治療儀聯合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癥狀、體征、生化指標(TG、ALT、TBil)、B超表現。結果:43例患者B超檢查示脂肪肝恢復正常率83.72%;主要生化指標(TG、ALT、TBil)恢復正常率85.18%;癥狀、體征恢復有效率90.58%。結論:中藥內服結合電腦肝病治療儀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中藥內服;肝病治療儀;非酒精性脂肪肝
WF電腦仿生肝病治療儀是根據我國傳統的中醫經絡學理論,運用現代計算機精確控制技術,電子脈沖技術,通過特殊頻率的電子波刺激人體穴位,產生電、熱、磁、藥四種作用,從而達到疏經通絡,改善局部微循環,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促進肝功能改善之功效。我們運用中藥辨證施治結合WF電腦仿生肝病治療儀之藥物離子導入+遠紅外線(熱療)治療脂肪肝43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所選觀察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2002年10月南京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①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乙醇量每周﹤40g;②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腸外營養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性疾病;③除原發病臨床表現外,可出現乏力、肝區隱痛等癥狀,可伴肝脾腫大;④血清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持續時間大于4周,常伴膽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增高;⑤B超表現為肝區近場彌漫性點狀高回聲,回聲強度高于脾臟和腎臟,少數表現為灶性高回聲,遠場回聲衰減,光點稀疏,肝內管道結構顯示不清,肝臟輕度或中度腫大,肝前緣變鈍。43例患者皆先為住院病人,出院后門診繼續治療,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31歲,最大74歲,平均年齡55,6歲,合并高血壓20例,糖尿病13例。
1.2治療方法
1.2.1使用儀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WF電腦仿生肝病儀。
1.2.2穴位配方肝腧(+)膽腧(+)-期門(-)章門(-)。
1.2.3WF電腦仿生肝病儀功能選擇:藥物離子導入+遠紅外線(熱療)治療。將含有中藥藥液(含柴胡、枳殼、香附、當歸、赤芍、白芍、荊三棱、石見穿、鱉甲、地龍、丹皮、白花蛇舌草)的棉墊置于硅橡膠黑色導電面與皮膚之間,治療熱墊覆蓋在電極上面,調節輸出強度和熱度達到需要值,此時因遠紅外熱敷和中頻電流的作用使皮膚通透性增強,使中藥藥物離子導入人體。
1.2.4中藥辨證分型施治:①痰瘀阻絡,肝郁氣滯型:證見脅肋脹痛、胸悶不舒、倦怠乏力、善嘆息、惡心納呆,并隨情志變化而增減,肝臟腫大或不大,舌質暗紅苔薄白膩,脈弦細。治法:疏肝理氣,化痰祛瘀。方藥:逍遙散加減(柴胡6g、全當歸10g、赤芍10g、白芍10g、枳殼15g、廣郁金15g、丹參15g、延胡索15g、山楂15g、茯苓15g、焦白術20g、川楝子10g、甘草10g)。脅痛重者加青、陳皮;氣郁化火者加丹皮、焦山梔;傷陰者加制首烏、枸杞子。②痰濕內阻,肝郁脾虛型:證見右脅脹滿、噯氣惡心、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苔厚白膩,脈濡緩。治法:疏肝健脾、祛濕化痰。方藥:加味溫膽湯加減(丹參15g、陳皮9g、茯苓12g、制半夏9g、焦山楂12g、蔻仁10g、炒枳殼6g、蒼術12g、白術12g、厚樸12g、干姜6g、淡吳萸6g)。氣郁腹脹者加枳實、大腹皮,枳殼;納差者加神曲、麥芽等。③痰
瘀痹阻,肝腎虧虛型:證見形體稍胖、頭暈目眩、耳鳴健忘、脅痛不舒、時有頭痛、手足心熱、口干咽燥、夜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滋腎益肝,化痰祛瘀。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制首烏15g、制黃精15g、枸杞子12g、仙靈牌12g、知母9g、黃柏12g、澤瀉15g、茯苓9g、丹參15g、姜黃9g、桑寄生15g)。肝郁氣滯加青皮、郁金、川楝子等;痰濕內阻加青礞石、皂角刺等。④痰瘀互結,氣滯血瘀型:證見素有消渴病、慢性遷延性肝炎,脅下肝腫大、質中拒按、納減乏力,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治法:益氣化痰,祛瘀散結。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黨參15g、當歸12g、川芎10g、制首烏15g、青皮9g、陳皮9g、延胡索12g、五靈脂12g、生蒲黃15g、莪術12g、姜黃9g、海藻10g、沒藥12g)。右脅下積塊較硬者加鱉甲、穿山甲;納食不馨者加焦山楂、谷麥芽、神曲等。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垂盆草、五味子等。
1.2.5療程:肝病治療儀每日治療1次,每次30分鐘,20天為1療程,每1療程結束后休息7-10天再進行下1療程,根據病情愈后選擇2-3個療程不等。中藥內服,1日1劑,2次/日,連服2-3個月。 1.3療效判斷
療效評定標準依據《中藥新藥治療脂肪肝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以下療效評定標準:(1)B超檢查示脂肪肝恢復達有效以上(有效:肝臟回聲強度有所改善,肝靜脈走向部分清晰;顯效:肝臟回聲強度明顯改善,肝靜脈走向清晰);(2)主要生化指標(TG、ALT、TBil)恢復正常;(3)肝臟明顯回縮;(4)肝區隱痛不適等癥狀消失。凡達到以上其中3項者判為顯效,達到2項者判為有效,未達到有效者,判為無效。
2、結果
2.1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復常例數,見表1。
2.2治療前后肝功能恢復例數,見表2。
3、討論
目前認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NAFLD包括單純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NASH相關肝硬化。NAFLD最常見的3個相關因素是肥胖、血脂紊亂和糖尿病,這3個因素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均屬于代謝綜合征的范疇,其“共同土壤”是胰島素抵抗及其繼發的糖、脂代謝紊亂。單純性脂肪肝可通過成脂性改變加劇胰島素抵抗,促進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由此可見,NAFLD是一復雜的、系統性的代謝性疾病,很難針對某一靶點設計出理想的治療藥物,現代醫學目前對NAFLD采取的藥物治療多是在原發病治療基礎上的輔助治療,大多是針對肝脂質代謝的各環節尋找藥物干預,但迄今為止臨床上尚無滿意的藥物。
中醫藥防治脂肪肝的經驗報道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目前對脂肪肝中醫病因病機認識方面,已認識到病機基礎與痰、濕、瘀、積等有關,與肝、脾、腎三臟功能關系密切;對脂肪肝辨證規律的認識,已有基本雛形。中藥復方通過多層次、多途徑的藥理綜合作用,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患者肝臟B超形態上的變化,同時可改善患者癥狀、肝功能等,且部分患者的某些相關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等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體現出了綜合作用特點。
肝病治療儀運用中醫經絡及辨證施治原理,通過特殊脈沖信號刺激人體相應穴位,可疏通經絡氣血,改善肝內血液循環,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促進肝功能恢復。中藥穴位透入為肝病治療儀一治療特色,以中藥在肝區局部透入直接作用于肝臟,增加了藥物的作用和利用度。肝病治療儀的電磁波在增加藥物吸收的同時,與人體內生物電流相互作用,起到運化氣血,疏肝利膽等作用。電磁波與中藥相結合,可促進肝臟血液循環及膽汁的分泌,相應排出脂質,促進肝臟脂肪的轉運,減少其肝內脂肪的堆積,提高了肝臟的功能。
本組結果顯示,中藥辨證施治配合肝病治療儀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顯著減輕肝細胞損傷,降低血脂水平和及ALT活性,有顯著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顯著提高治療脂肪肝的總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本治法符合亦中醫“內病外治”的機理,療效肯定。因此是一種治療脂肪肝的較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