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分段配合西藥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30例
佚名
作者:李東輝,徐亞文,趙兵,王艷
【關鍵詞】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中藥 分段療法 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療法
我們于2002年8月-2007年4月,利用中藥分階段配合西藥辨證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NS)30例,并與單用西醫治療的20例做對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0例均符合2003年全國中醫腎臟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有關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15-47歲,平均(26.4±7.9)歲。對照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齡17-46歲,平均(25.8±8.6)歲。兩組均衡性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激素治療,強的松1mg/kg·d,晨起頓服,8周后逐漸減量至維持量10-15mg/d。癥狀未能緩解者可延長到12周后開始減量,并輔以抗凝、保護胃黏膜等對癥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分階段加用中藥治療。激素初始、水腫突出階段:以利水泄濁消腫為主,藥用白術、茯苓、澤瀉、黃芪、半夏、益母草、紅花、白芍、牛膝;激素持續應用、蛋白尿突出階段:以滋陰降火為主,藥用知母、黃柏、茯苓、黨參、黃芪、牡丹皮、生地、丹參;激素撤減、蛋白尿消失階段:以腎陰陽雙補為主,藥用附子、肉桂、牡丹皮、澤瀉、黃芪、山萸肉、黃芩、山藥、桃仁、川芎、茯苓、金櫻子。隨證加減:氣虛甚者重用黃芪;濕熱甚者重用白花蛇舌草、黃柏、知母等;血瘀甚者加丹參、桃仁、川芎、赤芍、澤蘭、益母草;脾虛濕盛者加茯苓、薏苡仁、大腹皮等;腎虛者加熟地等。每日1劑,水煎取汁,每次100ml,2次/d。兩組均8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癥狀和體征改善情況,并分別測24h尿蛋白定量、TC、TG、TP、LBO等指標。
2 療效標準及結果
2.1 療效標準 完全緩解:癥狀體征消失,24h尿蛋白定量<0.3g,多次檢測尿蛋白陰性,血漿白蛋白35g/L,血脂及腎功能正常;部分緩解:癥狀體征消失,24h尿蛋白定量為0.3-2.0g,連續3次以上,尿常規接近正常,腎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無效:尿蛋白無減少,癥狀未消失,腎功能無好轉或惡化。
2.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2。
表1 兩組總療效結果比較(略)
表2 兩組血清生化指標比較(略)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討論 PNS可歸屬于中醫水腫、虛勞、癃閉等病中,瘀血阻絡貫穿于本病的始終[2],因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運用紅花、桃仁、當歸、丹參、益母草等益氣活血化瘀;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常見氣血兩虛之證,因而應用黨參、黃芪等以補益氣血。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PNS即可提高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療效,減輕激素副作用,又能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