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衰退重畫美國政治圖譜
佚名
羅姆尼因此在這半年中,4次被“黑馬”搶去風頭:4月是特朗普,6月是巴克曼,8月是佩里,10月就是凱恩。10月11日新罕布什爾州辯論會主談經濟問題,當過電臺主持的非洲裔商人赫爾曼·凱恩以流暢的講演風格和與選民交流的能力,以及別出心裁的“9-9-9”稅改計劃—個稅和公司稅都降至9%,并征收9%的全國營業稅—贏得了人們的注意。次日《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聯合民調顯示,凱恩以27%的支持率擊敗羅姆尼(23%)和佩里(16%)。此前,凱恩曾在佛羅里達州一場非正式投票中,以超過37%選票擊敗佩里(15%)和羅姆尼(14%)。自1979年以來,佛州這一模擬投票的贏家均成為總統候選人,如1979年的里根、1987年的布什以及上屆的麥凱恩。不過,在10月18日辯論會上,凱恩的“9-9-9”計劃遭到其他辯手密集炮轟,被指政策過于親商,將對中產和低收入階層不利。
目前,共和黨7男1女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總體來看,羅姆尼、佩里與凱恩領先其他參選者。民調公司“拉斯穆森報道”最近幾周對比式民調結果顯示,凱恩以43%支持率小勝奧巴馬的41%,是共和黨內唯一支持度領先奧巴馬者。距離明年1月3日于艾奧瓦州舉行的共和黨首場初選只剩兩個多月,凱恩會是共和黨最后的“黑馬”嗎?還是如弗吉尼亞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薩巴托10月中旬所言,“凱恩可能會大出風頭一兩個月”,僅此而已? 痛擊中國? 除了怪罪奧巴馬,中國也成為共和黨政客指責的對象。脆弱的經濟形勢、高失業率和愈發多的債券被中國人持有,這些都會讓美國人把崛起的中國當作一個非常易于攻擊的目標。 9月6日,自詡將成為“美國CEO”的羅姆尼捷足先登提出自己的59項就業計劃,其中近1/10都是對中國開炮。羅姆尼給中國扣上了3項罪名:匯率操縱者、電腦黑客和知識產權竊賊,還承諾一旦當選,將在入主白宮第一天下令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為征收懲罰性關稅做準備。英國路透社說,羅姆尼強硬的貿易政策把背景板后面的中國拉了出來,使其很可能成為2012年大選的重要議題。 羅姆尼的立場在美國贏得一些支持,其追隨者批評奧巴馬已浪費5次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的機會。許多美國人指責中國對美高達26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助漲了美國的高失業率。巴克曼、佩里與凱恩作為“茶黨”先后看好的人物,雖在中國議題上尚未過多表態,但反奧巴馬情緒會扭曲他們的對華觀點則是可預見的。 在羅姆尼等人大力宣揚的情況下,美國參議院10月11日晚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要求白宮調查中國是否存在故意壓低人民幣幣值的行為,以決定是否懲罰所謂中國操縱匯率的行為。對此,共和黨參選人中唯一的中國專家洪博培稱,他支持參院的這項法案,但“我不想打貿易戰。就中國而言如果你懲罰他們……你也將得到一樣的懲罰”。 按照程序,匯率議案下步將送至眾議院表決,如通過再送至奧巴馬的辦公桌上。眾議長、共和黨人博納10月6日警告稱:“讓美國國會通過立法,迫使中國去做非常困難的事情,我認為這是錯誤而且危險的”,可能會在中美之間引爆貿易戰。奧巴馬政府也對此持謹慎態度,不過在國內選舉氣氛的感染下,還是加強了對中國的攻擊。 應該看到,盡管過去奧巴馬政府也經常放狠話,但其財政部在一年兩次的貨幣報告中都拒絕正式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10月6日,奧巴馬以迄今最嚴厲的措辭指責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在國際貿易中“耍花招,為自己謀求優勢,同時使其他國家處于不利地位,美國受害尤深”。當天,美國貿易代表柯克也指責,中國未能通知WTO有關中國近200項政府補貼的計劃,是對WTO規則的蔑視。10月14日,希拉里國務卿在紐約向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指責中國操控匯率占便宜,并呼吁建立一個國際聯盟共同反對中國操控匯率。此前,巴西曾提議修改WTO法律,允許對來自匯率低估國家的商品加征進口關稅,這一措施類似于上述美國法案中擬議采取的單邊行動。 由于美國面對的是“二高一低”—儲蓄率低、貿易赤字和失業率高的結構困局,其經濟無法在金融海嘯后迅速復蘇,但美國一些政客不會承認本身經濟或監管出了問題,總是一如既往把責任推給政治對手或其他國家。人們不會忘記,1980年代末的美國選舉,對美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的日本成為打擊對象,“Bashing Japan”(痛擊日本)是政黨共識,議員在國會廣場揮動大鐵槌擊毀日貨恍如昨日。而隨著尋求避險的投資推高美元匯率、二次探底的幾率大幅上升以及選舉臨近,美國就匯率立法和發動匯率戰,只不過是選戰需要與工具化的結果而已。種種跡象表明,“痛擊中國”很可能成為2012年美國大選的一個重要議題與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