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析國際貿易壁壘的博弈

佚名

摘要:文章采用博弈方法對國際貿易壁壘進行分析,將其分為傳統貿易壁壘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并分別進行分析,得出在非合作博弈下,兩個貿易國更容易采取設置貿易壁壘的結論。

關鍵詞:國際貿易壁壘;非合作博弈;技術性貿易壁壘

貿易壁壘又稱貿易障礙。對國外國間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主要是指導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一般分關稅壁壘和 非關稅壁壘兩類。關稅壁壘,是指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海關向進出口商征收關稅所形成的一種貿易障礙。非關稅壁壘,是指除關稅以外的一切 限制進口措施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又可分為直接限制和間接限制兩類。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中的直接限制屬于傳統貿易壁壘的范疇,它們由來已久,而技術性貿易 壁壘是最近幾十年出現的新形式,而且越來越多的為發達國家所采用,成為如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角。本文擬就對傳統壁壘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分別進行博弈分 析,探討國際貿易壁壘的深層次原因,并提出相關看法。

一、傳統貿易壁壘分析

傳統貿易壁壘主要是在商品價格數量上設置障礙,導致出口國商品價格上漲或出口數量變小,其中關稅壁壘為其主要代表,本文試以關稅壁壘為例進行博弈分析。

假設存在兩個國家,A國和B國。當A國對B國某項產品實施關稅時,B國也將實施報復,在這場博弈中,兩國的信息是對稱的。假設兩國在采取措施 之前收益各自為M、N;一方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會使另一方損失β比例的收益,則A國受保護后的收益為M-βM,B國受保護的收益為N-βN。如果一方采取 保護措施而另一方未做任何回應,這時雙方的利益分配呈現如下情況:如果A國采取保護措施,B國未做回應,則B國收益為N-βN;A國收益方面,由于A國限 制B國產品的進口,國內產業收益增加,設為收益的γ比例,而國內消費者由于消費了價格更高,質量相對下降的產品而蒙受損失,設為收益的δ比例。同理,B國 收益中也存在生產商利益的增加和消費者利益的減少兩方面影響。其中:M-βM<M+γM-δN,N-βN<N+γN-δN。此時博弈的收益矩陣如表1所 示:

在上述博弈矩陣中,理論上穩定的均衡解是(M,N),此時雙方利益均為最優;但是現實中的均衡解是(M-βM,N-βN),此時雙方的利益損 失均為最大。在非合作博弈下,兩國制定關稅來保護本國產業,但是最終導致兩國的利益損失最大,當關稅制定成功時,得到最大好處的是兩國的生產商,但是消費 者卻受到了損失,因為發達國家的消費能力更強,對于國外廉價消費品的依賴性更強烈,所以在制定關稅方面,不發達國家有更大的積極性,近幾十年來,發達國家 逐漸采用另外一種貿易壁壘方法,那就是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博弈分析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動機分析

1、解決市場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

在市場交易行為中普遍存在著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國際貿易中也是如此。由于信息不完全,消費者無法準確了解進口產品質量,政府 制定各種技術法規與標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進口產品的質量、性能、安全、衛生指標以及有關生產過程與方法作明確規定,使用合格評定程序與衛生檢疫措施對 產品進行測試、檢疫檢驗與認證,限制那些不符合有關技術法規與標準要求的外國商品,保護了消費者利益。

2、減少與國際貿易有關的負外部效應

國際貿易過程中可能產生外部負效應。例如,進口產品中攜帶的病蟲害可能會在進口國生存、繁殖與傳播,進而會對進口國的生產和消費產生負面影響,政府制定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目的是糾正與國際貿易有關的負外部效應,可以通過制度安排減少負外部效應從而提高效率。

3、利益集團的尋租行為推動政府干預

由于政府的貿易政策對國內資源配置和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產生影響,這導致各個利益集團作為貿易政策的需求者通過種種利益誘惑、壓力或游說去影 響政策形成。政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可能為某些特殊利益集團所左右,或是服從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對國內某些產業進行保護,從而偏離公共利益目標, 導致凈國民福利的損失。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的形成及其調整是進口國內部政治和經濟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反映了各種利益集團體之間與政府自身偏好的相互作 用。

(二)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原因

為了分析國家間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成原因,下面構建相互出口商品二個國家間的博弈模型,其中,將設置和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分別作為這二個國家的兩種策略。

如表2所示,建立博弈模型,根據國際貿易理論,兩國根據雙方的比較優勢確定二者之間的貿易模式,并分別從貿易中獲得收益,因此,假設這個模型 中π1、π2分別為國家1和國家2均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從國際貿易中實現的收益。如果國家1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國家2設置,則國家2將從設置壁 壘中獲益,而國家1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收益將減少,由此我們假定該支付函數分別為(π1-a,π2+b);同理,如果國家2不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國家 1設置,則該支付函數分別為(π1+c,π2-d)。在雙方都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國家1設置時本國獲取的收益為C,但同時面臨對方設置時貿易壁壘導致 的損失e,因此,國家1的支付函數為(π1+c-e)。同樣的,國家2在雙方都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的支付函數為(π2+b-f)。

其中,a>0,b>0,c>0,d>0,e>0,f>0。為了與國際貿易爭端的實際狀況相類似,由于e和f是本國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引致的對方報復性設置產生的損害,因此,其損害較本國不設置而對方設置時產生的損害大,即e>a,f>d。

進一步,我們可以對該模型進行如下分析:

首先假設國家2以概率θ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那么國家1選擇不設置策略的期望收益為:

R1=(1-θ)π1+θ(π1-a)=π1-θα

國家1選擇設置策略的期望收益為:

R2=(1-θ)(π1+c)+θ(π1+c-e)=π1-θe+c

若θ>θ*時,國家1不設置,反之設置。

然后,設國家1以概率r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則國家2選擇不設置策略的期望收益為:

R1=(1-θ)π2+θ(π2-d)=π2-θd

國家2選擇設置策略的期望收益為:

R2=(1-θ)(π2+b)+θ(π2+b-f)=π2-θf+b

若rr*,則國家2選擇不設置,反之設置。

從以上分析可知,該博弈的混和戰略納什均衡為(θ*,r*)=(),即國家1以的概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國家2以的概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從前文可知,a>0,b>0,c>0,d>0,e>0,f>0,e>a,f>d,因此,最終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對國家1而言,當本國設置而對方不設置時的收益,即c較大時,的值較大,則該國將采取較大的概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家2而言,也是同樣在d值較大時,將以較大的概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

第二,對國家1而言,當本國不設置而對方設置時的損失越大時,即a值越大時,的值越大,此時國家1將會以更大的概率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家2而言,也可以得出類似結論。

第三,如果e和f越大,則和越小,即表示如果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可能引致對方的報復措施越嚴重,本國主動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可能性越小。

總之,當一國預知采取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策略可能給本國帶來的收益越大,以及擔心外國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導致本國損失越大時,將會有較強的動機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但是,由于不能預知它國可能采取的報復措施,又會采取相對謹慎的態度,這樣形成一種均衡。

發達國家由于擁有技術和貿易兩方面的優勢,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占有相對主導地位;對發展中國家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時,也不太擔心對方進行相應報 復造成的損害。這可以解釋貿易和技術強國往往主動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而發展中國家往往只是被動跟從。可見,從博弈的角度分析,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發達國 家更傾向主動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在非合作博弈下,貿易壁壘的設置不利于兩國貿易的正常發展,然而都設置壁壘是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尤其對于技術性貿 易壁壘來說,發達國家有更大的積極性實施,這明顯不利于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各國經濟的優勢互補。對于以上問題的主要解決方法是在已成型的貿易協議下進行協 商,如在WTO的框架下進行協商博弈,以找出達到雙方利益最大化的中間點,變非合作博弈為合作博弈,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結果。

1、張敏.政府在后配額時代紡織品貿易博弈中的應對策略[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1).

2、聶規劃,賀鑄.貿易關稅的博弈模型[J].決策參考,2006(3).

3、宋世方.國際貿易政策的博弈分析[J].國際經貿,2006(6).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