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國外貿有望達25萬億 跨境電商亮了
佚名
:日前,海關信息網發布的一份報告對我國2015年進出口貿易及宏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盤點,并對2016年全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增長速度作了預估。報告指出,我國進出口增速將有望扭負為正,預計2016年全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約為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其中進口10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4%;出口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
億邦動力網獲悉,根據該報告,我國2015年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大幅下降,但結構正進一步優化。從貿易方式上看,一般貿易出口增速高于整體,加工貿易出現雙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對外貿易(主要涉及跨境電商)效益小幅提升。
據悉,2015年世界經濟整體上步入了低速增長時代、日本經濟維持低迷、歐洲經濟緩慢復蘇。在這種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面臨結構再調整,增速繼續探底的可能。從中國區域上分析,中國中部地區外貿逆勢增長;西部地區貿易同比降幅較大,進口形勢好轉;東部地區外貿回暖,出口、進口降幅均有收窄。
億邦動力網從報告中得知,201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主要呈現大特點:
(1)進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先導指數顯示出口壓力仍然很大。2015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56.7%。從月度趨勢來,全年除2月份正增長外,其余各月均為負增長,其中,4月、5月、7月、8月、9月和10月同比下滑幅度均超過8%。
(2)進出口貨運量震蕩中小幅度上升,進口貨運量與貿易額走勢持平,出口貨運量與貿易額有擴大趨勢,價格影響微顯。
(3)機械器具零件等與貴金屬、針織品等是拖累出口增長的主要商品。礦物燃料、特殊未分類商品和礦砂等是拖累我國進口增長的主要商品。
對于2016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及走勢,海關信息指出,有利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紅利的釋放、新增長動力的出現以及區域合作的推進。其中,新增長動力是指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型商業模式正在快速發展,隨著相關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實,新型商業模式有望成為進出口貿易增長的新動力。
與此同時,報告也指出,2016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所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和貿易仍呈放緩趨勢;國際大宗價格仍將低迷中探底;我國經濟和外貿形勢承受巨大壓力;民營企業受融資難困擾。(來源:億邦動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