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青海省藏醫藥產業的綠色營銷戰略對策
楊娟麗
論文關鍵詞:藏醫藥產業綠色營梢可持續發展
論文文章摘要:綠色營稍就是要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作為青海省藏醫藥產業,若想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中取得竟爭優勢,獲得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制定和實施有力的措施,確立綠色營梢觀念,實行綠色營梢策略。
隨著各國經濟貿易往來的密切發展以及人類健康觀念的轉變,最具特色的藏醫藥,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新的挑戰。青海省的藏醫藥的獨特魅力在于,所用藥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溫差、強日光、沒污染的高原地帶,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同類藥物,不會產生醫源性和藥源性疾病。據悉,青藏高原共有二千多種植物、一百五十九種動物和八十余種礦物可以人藥,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醫藥都難以比擬的。但營銷觀念的落后是制約青海省藏藥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藏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市場的認同程度。因此藏醫藥產業要抓住契機,積極落實綠色營銷觀念。
一、青海省藏醫藥產業現狀及發展制約因素
青海省藏醫藥產業具有鮮明地域特點和傳統優勢,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努力,在醫療、教育、科研、生產、學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為保障全省各族人民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因素制約,藏醫藥產業化發展仍相對緩慢。省藏醫藥的發展與國際上更高程度的現代化、產業化相比還具有一定距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藏醫醫療機構大多基礎設施較差,自身發展舉步維艱。很多醫療機構地處偏遠地區,發展中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藏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低、學科帶頭人匾乏等問題,使得藏醫藥材質量控制、傳統制劑工藝研究、民族資源保護等技術標準研究等問題存在很大的難度,藏醫藥挖掘繼承與藏醫藥標準化建設工作亟待開展。
其次,藏藥生產重復建設嚴重,無法形成規模優勢。我省藏醫藥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起點較低,多數企業規模小,設備陳舊,而且多為低水平重復建設,藏藥生產管理較為混亂。許多企業急功近利,在無資金、技術、設施,更無品牌確切療效品種保證的前提下,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復建設。
再次,藏醫藥營銷手段落后,缺乏市場優勢。許多企業營銷網絡都不健全,由于其規模小,單品種產值不高,效益差,所以無法有效的進行產品宣傳和營銷管理,使得產品知名度不高。個別大企業,在產品營銷上則抱著“藥好不怕巷道深”的經營觀念,不重視現代營銷手段的運用,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不強。
第四,醫藥企業理念落后,醫藥資源面臨威脅。藏醫藥企業受利益驅動的影響互相搶奪藥材資源,生產藥品雷同,既無法監控質量和形成規模優勢,也造成資源和市場混亂,企業經營理念的落后使得其對醫藥資源保護不力,對野生藏藥材資源普遍存在重復開發利用,輕保護和建設,亂采、濫挖現象嚴重,醫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威脅。
二、青海省藏醫藥產業與綠色營銷
綠色營銷是指以保護環境和回歸自然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綠色營銷活動,是指企業在健康、環保觀念的主導下,為滿足綠色消費需求,從健康安全、保護生態、充分利用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經營戰略制定、目標市場細分與選擇,產品定產銷過程中實施綠色措施,向消費者提供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產品和服務,引導并滿足消費者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最終實現企業營銷目標。綠色營銷與可持續發展觀念是在人類對自然環境進行破壞,自然環境狀況正在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形成的。綠色營銷與可持續發展是相互包容的統一體,它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要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也給青海藏醫藥企業的發展給予了諸多啟示。
青海省藏醫藥產業需要確立綠色市場營銷戰略,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們的藏醫藥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貿易要求,綠色壁壘層出不窮,這就要求藏醫藥企業要樹立綠色營銷的文化理念,能夠將這種理念充分灌輸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中,以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綠色營銷觀念的確立,可以幫助藏醫藥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藏醫藥產業進行綠色營銷就要求企業把綠色營銷一貫穿始末,從選擇生產技術到產品設計、選擇原材料、包裝方式直至產品消費的全過程,都必須注意對人們身體健康、環境的影響以及藏醫藥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樹立綠色營銷觀念,開發綠色產品,加強綠色營銷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中藥GAP法規以及GMP, GSP質量管理標準。采用科學栽培、生產工藝技術,注重提高藥材的品質和產量,能最終向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綠色產品,使綠色消費健康發展。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倡導綠色的藏醫藥消費理念、二實行綠色營銷策略,三加強對藏醫藥企業綠色文化的培養,使綠色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中心內容,使企業經營理念、營銷理念與綠色生態理念相融合。
三、青海省藏醫藥產業的綠色營銷戰略對策
隨著藏醫藥的市場開發,“安全、方便、廉價、無污染”為特點青海省的藏藥產品被消費者所接受,藏醫藥產業正悄悄敲開國內外市場的大門。但由于過度開發:藏藥資源“亮起紅燈”,隨著藏醫藥市場化步伐加快和對藏藥材亂采亂挖,藏醫藥產業發展面臨藏藥材短缺,甚至無藥材可用的危險,這些因素正影響著藏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與此同時,青海藏醫藥產業缺少龍頭企業和市場名牌。因此藏醫藥企業應將注意力從單純追求利潤,轉變為在營銷中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實行綠色營銷策略,采用更加人性化、健康化的綠色營銷新模式。 (一)培養企業綠色文化
樹立綠色營銷戰略觀念,就要注重培育綠色企業文化,企業需要改變傳統的營銷效率觀,樹立綠色觀念,制訂綠色制度,培育綠色文化,把綠色理念植根于企業文化中。傳統觀念認為人類所需的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導致不少企業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而不顧環境效益。而綠色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文化中融人了環保理念,把環保與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融為一體,在滿足消費者綠色需求的基礎上謀求企業的盈利。作為高原特有的藏藥,因其資源有限,各個小型企業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任其自由發展,既浪費了資一源,還破壞了生態,所以應該在經營中樹立綠色文化,通過企業兼并或重組的形式,形成藏醫藥的產業規模化,使藏藥資源和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二)倡導綠色的藏醫藥消費理念
藏醫藥產業應該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利用青藏高原藏醫藥純潔無污染的特點,選擇綠色資源,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綠色生產體系,在組織綠色生產過程中實施綠色質量管理,加強綠色監督和控制,使得青海省的藏醫藥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優勢。對消費者大力進行綠色宣傳,培養公眾參與綠色消費的意識,積極傳播環境保護和綠色消費知識,積極引導廣大消費者將眼界由自身擴展到自然生態環境及整個社會范圍,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
(三)綠色營銷策略
綠色產品策略。選擇青藏高原特有的綠色藏藥資源大力開發綠色藏藥產品。并且在現有的基礎上,利用新興科技,綜合開發新的藏藥資源。采用無污染的生產技術與設備,使用符合藥用要求和保障人體健康標準的包裝材料和技術。同時,研發出綠色品質高的過硬新產品,減少對人體健康的負作用。設計綠色營銷名稱、包裝,和鮮明的“綠色標記”,樹立良好的綠色形象,獲得有關部門的理解、支持及公眾的認可,擴大知名度。綠色名稱和綠色包裝塑造產品形象、提高商品檔次,是提高藏藥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綠色渠道策略,首要保證選擇無污染的運輸工具,合理設置供應和配送中心,減少儲運過程的資源耗費和貨損量。并通過“綠色藥店”、“綠色藥品專柜”或綠色信譽高、綠色形象好的代理商、批發商品、零售商分銷商品,既有利于塑造企業自己的綠色形象,又可借助綠色分銷商的信譽、形象推出綠色產品。建立健全多層次、多樣化的營銷網點,擴充醫院、專業批發商營銷渠道,大力開發非處方藥市場。
(四)走國際綠色營銷之路
政府應通過制訂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政策,建立一整套綠色營銷保障體系,引導和幫助本省藏醫藥企業實現國際綠色營銷。例如在政策上,政府可以實行藏藥產業傾斜政策,給予稅收減免、信貸優惠、補貼、發行綠色債券等優患政策,建立綠色基金和綠色銀行,積極扶持綠色產業發展。藏醫藥企業應積極采用國際綠色認證標志,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大力氣發展符合綠色標志的拳頭產品,綠色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積極推行國際綠色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