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目標真抓實干為加快西藏旅游業的發展而奮斗
佚名
一、1995年和“八五”期間工作的基本
1995年是“八五”的最后一年,全區旅游行業廣大干部職工在鄧小平同志關于建設有特色主義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認真貫徹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年初全區旅游工作會議確定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奮力開拓,辛勤工作,再次超額完成了全年的各項任務,旅游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1995年,全區接待海外旅游者30339人次,完成年度計劃的101%,比上年增長8.5%。完成營業總收入21375萬元,實現利潤2598萬元,旅游創匯1130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1%、2.4%、8.l%。全年接待國內、區內游客20000人次。除人數外,所有指標均創最好水平,旅游業正在逐步成為我區新的增長點。過去的一年,宣傳促銷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鞏固了老市場,開發了新客源;旅游產品不斷增加和完善,新建和擴建的旅游配套設施不斷投入使用;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制度的實施,業務年檢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旅游飯店星評和檢查工作的加強,旅游質監所的成立和質監工作的開展,使行業管理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通過培訓和考核,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有所提高,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特別是各地(市)、縣(區)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積極開拓,努力工作,在考察、開辟新的線路和景點,提高產品的品位,爭取加大旅游投入,改善景區景點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推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1995年全行業新取得的成效為“八五”旅游發展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八五”期間,是我區旅游業發展十分關鍵的時期。在這期間,經過艱苦不懈地努力,克服了各種困難,扭轉了各種不利因素造成的被動局面,推動旅游行業走出低谷,重新邁上穩步發展的軌道。“八五”期間,全行業接待海外旅游者120732人次,年均增長107%,完成營業總收入54993萬元,年均增長158%,實現利潤8922萬元,年均增長49%,旅游創匯4828萬美元,年均增長97%,上繳各種稅金4200多萬元,年均增長131%。上述各項指標依次比“七五”期間增長18%、186%、30%、90%和493%。特別是“八五”后三年,速度更快,效益更好,三年跨了三大步,旅游業的產業形象已明顯樹立起來了。縱觀整個“八五”期間,旅游業所取得的成績主要是:
1、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加大,產品更加豐富多彩
“八五”期間,我區的旅游產品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以山水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為特征的傳統產品加快了更新改進,充實了新的,產品檔次和品位有所提高。為改變旅游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的狀況,新增了度假休閑產品、專項產品的開發和促銷。同時,對以拉薩為中心,連貫林芝、山南、阿里等地區的東西兩條環形線路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在沿途開辟了部分景點和增補了一些短途旅游線路,修建了部分食宿點,進一步豐富了旅游活動內容,增加了接待能力。使旅游產品得到調整和優化,對我區旅游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截止1995年底,全區旅游行業已發展到108家,比“七五”末期增加了24家,增長12%。其中旅行社42家,駐區外旅游辦事處7家。旅游涉外飯店38家,擁有客房2570多間,床位5780余張,分別比“七五”末期增長31%和28%。旅游涉外定點餐館11家,旅游服務公司4家,旅游紀念品生產廠1家,旅游度假區3家。旅游汽車公司2家,擁有各種旅游車輛400部,4000多個座位。截止1995年底,全區旅游行業共擁有固定資產總值達58000萬元,固定資產凈額47000多萬元,分別比“七五”末期增長185%和147%。“八五”期間全區各行業投資興辦旅游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新建、擴建的景點、景區和涉外飯店比“七五”有大幅度增加。旅游購物、餐飲、娛樂等都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
3、旅游從業人員不斷增加,政治業務素質有所提高
“八五”期間,我們始終把人員和人員的素質作為競爭之源,治本之策,列入議事日程,常抓不懈。我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崗位培訓等辦法,送培中專畢業生100余人,崗位委培120多人,辦班培訓管理人員350多人,培訓導游300多人次,財會人員150多人次。同時,為民提高從業人員的政治索質,在培訓和每年冬訓時都安排政治課和法制課,向培訓人員進行愛國主義、力口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外事紀律和職業道德的。通過培訓,有效的提高了廣大干部職上的政治業務素質。日前全區旅游從業人員已達3215人,其中藏族1993人,占62%;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1222人,占38%,基本形成了以藏族為主體的政治業務素質較高的旅游隊伍。
4、宣傳促銷工作不斷加強,旅游市場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八五”期間,全行業采取參展、印發宣傳品、錄相帶、幻燈片以及借助新聞媒休等手段,大力開展宣傳捉消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五年累計投入宣傳促銷經費近500萬元,全區共制作了宣傳品150余種,300多萬冊,比“七五”增加了2.1倍。通過宣傳促銷活動,鞏固擴大了歐美傳統市場,開辟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日本等亞太市場,進一步密切了同尼泊爾的旅游合作。同時,國內旅游市場也正在起步,前景看好。老市場的鞏固和發展、新市場的開辟,使我區旅游市場的占有份額越來越大,保證廠我區客源的穩步增長。
5、旅游業產業地位日趨明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增大
“八五”期問,我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增進了國際社會對西藏的了解,加強了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對外文化、技術的交流。同時,對推動全區有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勞動就業、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五年來,除旅游業直接收入外,民航、、郵電通訊、社會購物、景點門票等其它方而的營業收入達25000多萬元。許多地方的農牧民群眾,通過發展旅游業,開始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八五”期間的五年,是我區旅游業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五年,是積極進取,艱苦奮斗的五年,也是不斷發展壯大的五年。我區旅游業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績,是和客觀環境有利以及行業自身努力分不開的。
從客觀環境來講,一是在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指引下,我區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全區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旅游業創造了有利的發展大環境。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更加支持和重視旅游業,采取了不少具體鼓勵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三是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旅游業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社會產業,它既能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它的發展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長期以來,計劃、財政、民航、交通、外事、公安、文化、邊防、海關以及軍區等單位給予旅游大力的支持,為我區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借此機會,我們對全區所有關心和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地感謝!
從行業自身的努力看,一是把旅游業作為經濟產業來辦。我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發展前景廣闊。隨著我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行業優勢。中央召開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召開的一系列重要會議都反復強調要“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近兩年,自治區政府又把旅游業定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柱產業之一”,從思想觀念、發展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快了從“事業型”向“產業型”的轉變,進一步明確了旅游業的地位和性質,使我們全行業深受啟發和鼓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更加重視按照經濟去發展旅游業,更加重視投入和產出效益,更加重視市場導向作用,從根本上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二是根據旅游業自身發展規律和國際、國內的成功經驗,將促銷和建設作為旅游業發展的大事來抓。“八五”期間,我們根據國家旅游局的安排,連續開展了一系列諸如“友好觀光年”、“民族風情游”等主題的促銷活動,并動員全行業參加了國際、國內有較大的旅游展銷會,初步形成了行政管理部門和企業各有側重的聯合促銷體系,促進了旅游產品整體宣傳和主題產品的完善、建設。與此同時,我們還狠抓了以產品配套開發為核心的區內建設工作,在加強傳統產品完善提高的同時,開始進行了旅游產品整體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增強了我區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三是把強化行業管理職能作為旅游業發展的基本保證。“八五”期間,我們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以提高服務質量和規范秩序為中心,加強旅游法制和標準化建設,行業管理的深度和廣度明顯增強。旅游飯店管理基本上實現了規范化、標準化;旅行社的年檢、審計的開展和質量保證金制度的建立,在旅游安全、外事管理等旅游基木建設的管理領域摸索出了一些必要的辦法,通過綜合運用行政的、經濟的和的手段,加大了行業管理力度,提高了行業管理的科學性,為旅游業的穩步、高效、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四是全行業干部職工的敬業精神和努力工作,是我區旅游業發展的動力。我區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但也有一些制約因素,諸如交通不便,線路長景點分散,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工作條件差,旅游投資不足等等,但全行業干部職工還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發展我區旅游事業作了大量艱辛的工作,為我區旅游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二、“九五”和今年旅游工作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戰略措施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把旅游業確定為第三產業中“積極發展”的新興產業。去年召開的區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要大力發展旅游業,使其成為我區的支柱產業之一”,這標志著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中,旅游業的產業定位進一步明確和提高,這既是對我們旅游戰線全體干部職工的巨大鼓舞,又是對旅游業在新形勢下繼續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當前,我區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很快,國民生產甩掉了長期低速發展的帽子,總體經濟實力增強,正處在關鍵的發展時期。我們一定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