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表態公眾賬號:微信不是營銷工具
佚名
:6月5日消息,今天下午騰訊召開媒體溝通會,微信產品總監曾鳴表示:微信不是營銷工具。
曾鳴透露,目前微信公眾賬號已經突破3萬,包括自媒體賬號和各機構的官方賬號等。曾鳴表示,公眾賬號的三大核心功能是互動溝通、用戶管理和服務定制,并提醒運營者不要把微信當作營銷渠道。
微信于2012年推出公眾平臺,面向名人、政府、媒體和企業等機構服務,在此之上的公眾賬號曾一度成為微信O2O試水的一個重要切入點,用戶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關注官方賬號獲取優惠,商家則通過該渠道獲取并管理用戶,而騰訊也為此收購了CRM營銷公司通卡,試圖構筑微信O2O閉環。
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曾一度遍布大小餐館的微信二維碼逐漸銷聲匿跡,而騰訊也最終決定效仿Line和Kakao通過游戲實現商業化,相比起O2O,這是一條看得到終點的捷徑。
去年就已有業內人士質疑二維碼以及公眾平臺的操作方式對傳統封閉的餐飲行業來說過于前衛,同時公眾賬號的維護成本也過高,商家很難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客戶關系管理。而負責O2O業務的騰訊生活服務電商部與遠在廣州的微信產品團隊也存在很高的溝通成本。
另一方面媒體和自媒體賬號也曾一度對微信的用戶體驗造成破壞,在公眾平臺開放初期,美麗說和蘑菇街通過微信公眾賬號給用戶發送大量心理測驗、性格測驗等內容,并誘導用戶分享到朋友圈后查看結果,一度給微信用戶造成病毒式轟炸。以至于微信將其迅速封殺,并限定每個公眾賬號每天只允許推送2條信息。
自媒體也是微信公眾賬號的一大陣營,盡管微信官方并未公布自媒體的數量,不過目前已經有大量媒體人和網站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賬號,大多以每天兩條的頻率進行推送,盡管用戶可以對其“取消關注”或屏蔽消息,但是“棄之可惜”的心態也使很多用戶甘愿承受騷擾,而關于自媒體的各種爭議也甚囂塵上。
微信官方并未透露具體的調整措施,不過按照“互動溝通、用戶管理和服務定制”三個標準看,將有大量微信賬號不符合其標準,在O2O試水無疾而終,游戲平臺呼之欲出后,公眾平臺對微信的價值不斷受到拷問,一旦微信在社交和媒體之間不再搖擺,或許公眾平臺將淪為一個附屬功能。 (來源:網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