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欲挑戰“棱鏡項目”:要求法庭披露保密文件
佚名
()雅虎最近發起了一個罕見的法律行動,要求美國秘密監聽法庭向公眾披露該公司在2008年的一個案子中的申辯,該案子在說服科技公司與美國政府合作進行有爭議的數據收集工作起到過關鍵作用。
提出申辯
雅虎本周在向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提交的申辯文件中表示,披露那些文件將證明雅虎當時“極力反對”政府要求科技公司提供用戶信息和數據,也可以幫助公眾了解那些監聽項目是如何通過聯邦法律審批的。
法律專家表示,雅虎2008年反對政府收集數據的申訴被法庭駁回,助長了美國政府的底氣和威風,使得他們可以將它當做一個成功案例來施壓其它科技公司,迫使它們同意聯合收集用戶數據的計劃。但是,在聯邦法律的規定下,那起判決以及雅虎等公司做出的反抗都被列為涉密信息封存起來。直至上月,雅虎還被當局禁止承認自己曾經卷入該案。
法律專家表示,如果雅虎申訴成功并讓該案的部分文件解封,那么它將是一次歷史性的推動,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頗受爭議的“棱鏡項目”(Prism)的真相。自前NSA(美國國家安全局)員工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上個月披露美國這一秘密的互聯網監聽計劃以來,全世界就掀起了聲討政府窺探個人隱私的熱潮。
秘密法庭
負責國家安全問題相關案件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律師亞歷克斯·阿卜杜(Alex Abdo)稱:“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一家科技公司向‘外國情報監視法庭’提出公開申辯,要求其增加透明性。”在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案》(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的許可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被用來專門審核和批準秘密的政府數據收集計劃。
阿卜杜表示,盡管美國公民自由組織一再施壓,但”外國情報監視法庭“通過的決議鮮有披露。斯坦福大學法學院互聯網與社會中心(Stanford law school's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公民自由專家珍妮弗·格蘭尼克(Jennifer Stisa Granick)指出:”披露那些文件是踐行民主的關鍵。“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在美國憲法問題上也秘密地指手畫腳。格蘭尼克認為:”如果雅虎的申辯能迫使該法庭披露其所作所為以及原因,那么我們還可能了解到一些政府據稱正在謀劃中的法律條文。很不幸,我們對政府謀劃中的法案毫無所知。“
自證清白
雅虎以及其它硅谷科技企業近期的做法旨在向公眾證明,自己并沒有主動向政府情報機構泄露用戶隱私數據,讓情報工作人員暢通無阻地訪問用戶的電子郵件、網絡對話以及其它網絡活動數據。
在此之前,微軟和谷歌也對當局的保密規則發起挑戰,通過提起訴訟要求披露那些所謂的保密信息。特別地,它們要求情報機構披露,在它們發起的數據接入請求中,有多少是出于國家安全項目的需要。
格蘭尼克還指出,科技公司紛紛發起申訴不僅僅是為了用戶隱私安全,也為了其自身的商業利益。她表示:”很明顯,雅虎想要‘外國情報監視法庭’披露這些文件是為了自證清白,希望獲得用戶的信任。如果雅虎能證明自己當初堅定的反對立場以及為此做出的努力,那么一定會取悅用戶,并讓他們覺得自己保存在雅虎的隱私數據很安全。“
殺一儆百
專家表示,2008年的那起案子,雅虎的抵制失敗給其它公司樹立了榜樣,可能使得它們改變初衷,放棄抵制數據收集項目的施行。
為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代理監聽法庭案件的律師馬克·魯莫德(Mark Rumold)一針見血地指出:”當那些科技公司覺得情報機構下達命令不符合憲法規定時,他們會被告知‘秘密法庭確信它們符合憲法’,抵制就無從談起了。“
直到上月之前,雅虎還被禁止談起這宗發生在2008年的案子。當時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雅虎以憲法的名義抵制該數據收集計劃,但未能成功。當報道見光后,雅虎說服了”外國情報監視法庭“準許該公司承認,雅虎的確是涉案的一員。
雅虎代表律師馬克·茲威靈格(Marc Zwillinger)本周確認,他參與過此案。當”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宣布該計劃符合憲法規定后,茲威靈格在博客中這樣寫道:”我認為有更好的方法來保護那些可能受此監聽計劃影響的美國公民的權利。如果這個案子各方的辯詞和分析能夠披露,那么我認為公眾和國會一定會做出更明智的決定。“(來源:新浪科技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