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研究投稿地址
青年研究詳細信息
青年研究
Youth Studies
青年研究投稿要求
本刊關注對青年群體、青年問題以及與青年有關的社會問題的研究。本刊注重經驗研究和理論探索的結合,強調學術規范性,鼓勵打破既有框框、具有問題意識的研究嘗試。本刊也歡迎對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的討論與爭鳴。
1.來稿應未在其他公開出版物(包括期刊、報紙、專著、論文集等)和網站上發表,稿件篇幅以10000-15000字為宜。請在《青年研究》投稿系統(http://qnyj.ajcass.org)上投稿。勿將稿件投寄給個人,以免丟失。
2.來稿應包含以下信息:(1)中文標題、摘要(200-300字)和關鍵詞(3-5個);(2)英文標題、摘要和關鍵詞;(3)正文、腳注和參考文獻;(4)作者姓名、單位、聯系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
3.來稿應為作者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對他人的知識產權有充分尊重,無任何違法、違紀和違反學術道德的內容。所引用資料必須準確、真實,盡可能使用一手資料。凡采納或引用他人成說,均應加以說明。在正文引文后加括號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和頁碼;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末,按照“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文章名、譯者、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期刊名”依次排序。參考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文獻正文中帶括號的文獻標注與文末的參考文獻清單必須保持一致。作者本人的注釋采用當頁腳注。若文獻來自網絡,須注明網絡鏈接地址。
部分示例:
(1)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楊國樞,2005,《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宜音主編《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黃宗智,2005,《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
(4)Becker,GaryS.1993,HumanCapital:A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withSpecialReferenceto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5)Xie,Yu&EmilyHannum1996,“RegionalVariationinEarningsInequalityinReform-EraUrbanChina.”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01(4).
(6)呂春榮,2016,《“二孩抉擇”背后的憂慮:準媽媽們都在擔心什么?》,1月10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1-10/7709193.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19年1月21日。
4.文中引用外國人名或機構名時,除大家耳熟能詳的之外,第一次出現時應在括號內加上原文,在正文中多次出現時,前后翻譯的名稱要保持一致。
5.正文的標題、圖表、公式及腳注應分別連續編號。一級標題采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采用編號(一)、(二)、(三)……,三級標題采用編號1、2、3……,四級標題采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三級標題左對齊。前三級標題獨占一行,四級標題與正文連排。
6.可以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表題置于表上,圖題置于圖下。圖表的“資料來源”和圖表的說明性內容置于圖表之下。
7.《青年研究》取舍稿件以學術為唯一標準,實行匿名評審稿件制度和三審定稿制。本刊發表的稿件均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經授權,一律不得轉載、翻譯,一經發現,將追究法律責任。
8.論文一經發表,版權即歸本刊編輯部所有。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均加入電子網絡系統。同意在本刊刊發文章,即視為默許加入與本刊相關的電子網絡系統。
9.來稿請按照以上格式要求整理,勿一稿多投。因人力有限,本刊概不退稿。投稿3個月未收到刊用通知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經采用,即奉當期刊物2冊。
10.《青年研究》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如發現違規行為可撥打舉報電話:010-55604027。
青年研究雜志簡介
《青年研究》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9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3280/C,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青年研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質文明建設服務,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青年問題為研究對象,恪守學術性,科學性,非營利性的原則,把《青年研究》辦成繁榮我國青年社會學的理論刊物。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青年研究》雜志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青年研究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雜志已經收到了,而且在投稿網買更便宜。劃算,包裝也很好,看了下里面內容,真的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可以豐富知識,開拓眼界,我很滿意。希望能從中學會一些知識,嘿嘿,加油,值得購買。
青年研究雜志審稿速度還可以,流程很是規范。我的稿件用了20來天就審完了。但是雜志對語言要求較高,一共改了10次才最終接受,編輯很有耐心。個人覺得,這個雜志在學術方面要求還不是很高的,只是語言要求比較高,有機會再來投稿
終于修成正果,整整3個半月,外審專家還是很犀利的,句句都是一針見血,對文章分析非常透徹。編輯部老師效率也很高,電話溝通也非常耐心,針對退修意見還給予有效的指導。都給贊,哈哈!青年研究非常不錯!
兩次在該刊雜志發文,審稿人速度很快,發錄用通知前會有一次自動回復,一次主動回復。與編輯通過兩次電話,態度超好,回答問題也很認真負責,各位學子踴躍投稿吧!
書很好,我之前有一本, 是在某寶上買的,后來找不到了,又買了一本,這本比我之前那本的質量好很多,紙很干凈, 印刷很清楚,內容講解細致,好評。
青年研究雜志專家很認真,給的評價很詳細。文章已小修,目前已經在排版。
感覺這個期刊現在的要求還是很高的,語言措辭、格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只要做的東西有新意,接受的概率還是挺大。感謝編輯,辦事效率高。希望我的文章趕快刊出來。
-06-23 投稿-06-25 提交版權轉讓書、單位介紹信,交審稿費-06-25 外審-07-16 編委簽批-07-17 一審意見返回,意見還比較專業9月5日前返回修改稿-07-28 返回修改稿-07-30 復審-08-07 負責人簽批-08-17 負責人簽批完成-08-18 退修,沒有收到修改意見,可能是個處理過程,并不需要修改-08-21 待發表,還未收到正式的接受郵件-08-25 文章出現在雜志網站最新錄用欄中
青年研究在國內期刊中質量是比較高的,審稿流程比較規范、嚴謹!兩個專家意見一致,給予好評,外審10天,很快進行終審,終審不到20天。投稿還算順利,審稿較快。
2月9日投稿,一周左右編輯部初審通過,送外審。3月中旬外審回來,4個外審專家,3個意見為修改后接受發表,1個為修改后重審。評審專家返修意見很詳細,有多字,編輯很負責,對文章進行了細致的標注,并附上了文章編號。4月5日上傳返修稿,一直處于“已修回”狀態。5月30日郵件通知錄用,并有錄用函。10刊出。青年研究雜志期刊效率挺高的。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