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藥學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2-05 8:30:15
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相關問題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一共有多少本期刊?
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定的第一批學術期刊共5737本、第二批共693本。
問:第一批學術期刊和第二批學術期刊哪個好?
沒有誰比較好的差別,就只是申報評定的時間的前后一樣,第二批學術期刊的評定時間要晚一些。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是核心還是普刊?
有普刊也有核心,也有根本不對外征稿甚至連任何一個數據庫都不上的期刊。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在哪里看?
本站提供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下載查詢: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一批學術期刊目錄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
西北藥學投稿要求
1《西北藥學雜志》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歡迎投稿。
2《西北藥學雜志》目前用電子郵件投稿,E-mail:xbyxzz@xjtu.edu.cn。請將手機號碼和E-mail地址標注于稿件尾頁下方,便于聯系。請發word電子版投稿,并請按本刊的自動回復發送誠信證明到編輯部郵箱方可審稿。本刊利用電子郵件修改文章,投稿后近期內請關注修稿通知。
投稿前請確定好所有作者姓名和順序,投稿后不得更改作者姓名和順序。
來稿請附作者單位蓋章的誠信證明,作者單位負責審查稿件的真實性和保密性。誠信聲明必須全部作者簽名、第一作者單位蓋章,內容包括:1.證明文章內容真實,作者署名順序無爭議,為原創作品,不涉及抄襲、泄密、一稿多投等問題;2.文責自負,若發生侵權或泄密問題,作者承擔全部責任;3.如果審稿通過,自愿將其擁有的對該論文的匯編權、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網絡傳播權、發行權轉讓給西北藥學雜志編輯部。
稿件須用word2003格式排版,標點正確,格式規范,并請保存文章的電子文本便于修改和刊出時使用。
3文題文題左頂格,一般不超過20字,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與符號。
4署名署名左頂格寫在文題下方,多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作者單位全稱及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于括號內寫在作者后邊。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以便于建立作者與其工作單位之間的關系;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例:
周紅華1,馬仁玲1,黃海燕2,濮社班3,盛龍生1
(1.中國藥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南京210009;2.江蘇長澳醫藥有限公司,南京210007;3.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南京210038)
5基金項目凡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資金等資助項目和國家級重點攻關課題項目,請注明并寫出批準文號;獲省部級、國家級獎項目,請注明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上述來稿審定后優先刊用。碩士生、博士生研究論文也請注明。
6來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先進性,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側重實用,重點突出,文字簡練,數據可靠。
7所有論文請寫約150字的中、英文摘要,二者內容應一致,并附中、英文關鍵詞3~5個。
為適應讀者了解論文全面內容的需要,并便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結構式摘要,即摘要內容要明確列出摘要的四個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結果:實驗的、研究的結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結論:結果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建議,預測等。
英文摘要(Englishabstract)寫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間空一行。研究性論文要有英文摘要。原著的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均應與中文一致。Abstract內容可比中文摘要詳細些,亦應明確列出摘要的四個要素,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等,要寫得具體。力求用詞、語法、拼寫、含意和邏輯正確。成文后最好請有關專家修改潤色。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和便于讀者查找文獻,應標注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術語為關鍵詞。
8標出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
9藥物、試劑、動物、植物、主要儀器應說明來源及規格。藥學有關名詞以《中國藥典》(2005年版)、《化學名詞》(科學出版社)、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為準。藥名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INN)”,以《中國藥品通用名稱》(藥典委員會辦公室編)為準。
10藥物制劑質量考察、藥理實驗和臨床療效觀察等方面的論文,必須寫明制劑處方(包括全部藥物及賦形劑)和藥品批準文號。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的文稿須寫明藥品生產廠家與批號。
11符號、理化代號一律采用國際統一代號,必須區分大、小寫,上、下標,正、斜體,希臘字母或拉丁字母等。計量單位按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書寫。例如:1秒1s,2分鐘2min,2小時2h,4天4d;離心轉速r·min-1;質量濃度g·L-1,mg·L-1,μg·L-1,ng·L-1;濃度mol·L-1,mmol·L-1,μmol·L-1;均數x±s;給藥量mg·kg?·d?,PH應為pH。表示酶活力的國際單位用U,表示藥物含量的單位用u,都不用IU等。國際代號不用于無數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寫每d,但每天8mg可寫成8mg·d-1。中、英文縮略詞均應規范,正文中首次出現時寫出其中、英文全稱。
12圖表盡量少用,且不可與文字重復。必要的圖表應按規定繪制。表格線條力求精簡,取消端線及斜線,減少經線和緯線,采用“三線表”。附表應有表序和表題。曲線圖用計算機繪制,中藥顯微鑒定圖用繪圖紙、墨筆繪制,尺寸寬15(或7)cm,高11(或5)cm左右,其黑度要盡量濃,線條務必均勻美觀,圖中符號、文字請用小五號宋體字打印在圖上。附圖應有圖序、圖題和圖注,并附作圖數據。統計處理結果統一用P<0.05,P<0.01兩檔表示。照片必須清晰,照片背后應附說明并注明方位。
13討論應討論本實驗(試驗)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和觀點。應該交代本實驗(試驗)的不足之處,尤其是某些實驗(試驗)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對不作為本實驗(試驗)的內容不必寫出。不要重復在結果一項中已敘述過的內容。討論中應聯系實驗(試驗)目的與結論,應聯系實驗(試驗)結果與其他結果。避免推想太遠,避免不成熟的論斷,避免因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避免將本應納入引言(前言)的內容放在討論中。
14參考文獻附于文后,依正文中出現先后為序。在正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標以數字,如××[1]。所列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的、近5年內的主要文獻,并應對照原文核實。凡論文中試驗方法或原理所依據的文獻,請附文獻原文。未發表的文稿不能作為參考文獻。文獻作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排在后(外文名用縮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