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雜志評職稱可以嗎?單位認可嗎?
來源:投稿網 2024-08-16 9:30:05
骨科雜志是可以用于評職稱的。怎么判斷一本期刊是否可以用于評職稱了?首先要看期刊是否正規,正規的期刊都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詢,經查詢骨科雜志國內刊號42-1799/R國際刊號1674-8573是一本正規雜志,其次就要看作者的專業和單位文件要求了。
評審時所選的專業方向應該與期刊方向一致,如骨科雜志是屬于醫學類的專業期刊,主要欄目包括實驗研究論著、臨床研究論著、短篇論著、骨科康復、骨科護理、病例報告、綜述等。如果評審醫學方向的職稱,骨科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單位文件或者上級部門的文件具體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對具體要求定義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詢投稿網在線客服,骨科雜志是國家級期刊,仔細閱讀晉升文件,其中是否對期刊等級有要求,亦或者必須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單獨的評審認定期刊目錄。
骨科投稿要求
一、對文件頁面設置的要求
投稿均采用word格式的文件,文件以“文章標題 第一作者姓名”的格式命名,
【頁邊距】 上2.4cm、下2.4cm、左2.1cm、右2.1cm
【字體字號】 宋體五號字
【行距】 單倍行距
二、對稿件結構和內容的要求
【文題】 文題是文章核心內容的總結和高度概括,應準確概括全文的重點內容,包含關鍵的術式、研究的病種等信息,避免出現大而泛、重點不突出的標題,如“兩種術式……的比較”,“脊柱骨折的治療方法觀察”,“四肢骨折內固定斷裂的分析”等標題均不符合本刊要求。字數控制在30字以內為宜。
【作者信息】 需提供中英文版作者信息,包括中英文題名、全部作者姓名的中英文、第一作者科室、單位名稱、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如有通信作者,請注明通訊作者姓名及郵箱。
【摘要】 中文摘要400個漢字左右,英文摘要350個實詞左右,摘要應包括以下四部分:
目的(Objective):要求簡明扼要描述該研究的研究目的,必須與文題契合。
方法(Methods):要求突出重點,交代該研究的方法、過程、評價標準等,如涉及到分組,應提及分組后的每組病例數。
結果(Results):請精煉、全面地描述各研究指標的變化和差異,列出重要的數據和統計結果。
結論(Conclusion):總結研究內容的意義。
【關鍵詞】 每篇論著需標引3~6個關鍵詞,中間以“;”分隔開,關鍵詞以MESH詞表為準,論著、綜述均需要關鍵詞。
【引言】 要求分層次地交代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條理地引出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資料與方法】 臨床研究論著用“資料與方法”;實驗研究論著用“材料與方法”。根據研究內容可包括一般資料、手術方法或實驗方法、療效評價標準、統計學方法等,字數約2000字。
a. 納入及排除標準:請根據研究類型補充納入及排除標準。
b. 一般資料:交代患者的基本信息、分組內容等,如男女比例、年齡范圍、骨折分型、研究的椎體節段,開放性損傷還是閉合性損傷等,必要時列表。臨床論著要有明確的納入標準、排除標準;實驗研究論著還需注重重復和對照原則,注意雙盲法的應用;臨床研究論著需分清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后者必須要有分組標準,如為隨機分組,需說明具體的隨機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隨機排列表還是用計算機軟件產生偽隨機數的方法?
c. 方法:詳細描述手術入路和手術方法等重點內容,特別是技巧性的操作及操作重點。附帶交代術前術后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對于新的手術方法或應用新的器械,需畫圖說明。
d.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無論是實驗研究論著還是臨床研究論著,如需要觀察干預方法或治療方法的效果,均需要詳細、分層級說明用到的觀察指標,對于非常見的評價指標或方法(Harris評分、VAS評分、ODI指數、Frankel分級等具體標準可不在正文列出,需詳細說明并標引原始的參考文獻。對于,篇幅較大的評分方法請提供最直接的參考文獻。
e. 統計學分析:請明確表述該研究所用到的統計學軟件版本、數據的表示方式、各指標分析所用的統計學方法等。不可盲目應用及濫用t檢驗、卡方檢驗,需結合研究目的和數據類型來選擇合適的統計學方法。
【結果】 該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需詳細描述,字數要求500字以上。描述結果的具體內容和意義,可結合圖片、柱狀圖、線形圖、表格等形式呈現。
a. 一般資料:以臨床研究論著為例,需如實描述結果(臨床改善、功能改善、影像學改善等)以及研究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并發癥,并交代后繼明確的處理方法;臨床研究論著要求隨訪時間至少1年以上,對于某些創新術式或治療方法的療效觀察,可如實報道實際的隨訪時間。
b. 提供術后評估療效的結果:分數等計量資料的結果,經過正態分布檢驗后,需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展現;例數等技術資料的結果需說明每項的具體數值;統計學結果需提供具體的統計值和P值,不可籠統描述P<0.05,如采用了回歸分析,還需提供回歸系數、95%置信區間等結果。
【討論】 討論本次研究的意義、不足以及國內外該主題的研究進展。主要談及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認識,不宜過多地重復研究的結果和引用參考文獻的觀點。字數2000字左右。必要時列小標題。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篇數根據文章內容而定,一般論著類需提供至少15條參考文獻,建議以引用3年以內的英文參考文獻為主,5年以上的參考文獻篇數不超過總參考文獻篇數的1/4。英文參考文獻請提供Pubmed ID,中文參考文獻推薦引用中華醫學會系列等核心期刊來源的文章。范例:
[1] 姚振均, 張弛, 陳崢嶸. 人工半肩關節置換治療肱骨近端粉碎骨折[J]. 中華創傷雜志, 2006, 22(3): 179-182.
[2] Hosalkar HS, Jones KJ, King JJ, et al. Ser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large sacral giant cell tumors: mid- to long term results[J]. Spine (Phila Pa 1976), 2007, 32(10):1107-1115.
[3] 田偉. 積水潭實用骨科學[M]. 第1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956-957.
【表格】 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不用豎線,如遇有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中內容與文字敘述內容要避免重復。
【圖片】 涉及臨床病例的論著和病例報道必須提供代表性病例的影像學圖片,一般按照術前、術后即刻、隨訪時間點,根據病種的差異提供X線/CT/MRI檢查結果。創傷/關節相關內容請以提供X線片和CT為主,脊柱脊髓損傷請提供X線/CT/MRI等,必要時請提供重要時間點的大體照片。請將圖片插入word文檔中,圖片高度不超過10 cm,按圖1、圖2、圖3順序編號,如為組圖,組內按abcd連續編號,編碼請以插入文本框的形式列在圖片右下角,并在文中標注圖注。圖注要簡短,能夠明確地概括圖片內容、關鍵信息以及結果所代表的意義。不宜采用“圖1 術前頸椎正側位”此類圖注。要求提供數碼原始圖片,如膠片的數碼照片原圖,或電腦導出的圖片原圖。影像學資料經過PS或已有標注的圖片一律不采納;如提供拍攝圖片,請在保持圖片平整的情況下拍攝,避免歪斜或折曲影響圖片質量,有反光、重影、歪斜、由多個小圖組成的大圖等不予接受。不可借用、盜用他人已發表的學術論文中的圖片,鼓勵作者原創示意圖。
【對其他類型文章的說明】 專題、臨床研究論著、實驗研究論著、骨科康復、骨科護理類來稿需提供中英文摘要,綜述類來稿可僅提供中文摘要,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等來稿無需提供摘要。
自2020年1月起,不再接收Meta分析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