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全科醫學投稿地址
中華全科醫學詳細信息
中華全科醫學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中華全科醫學投稿要求
1 來稿要求
1.1 文稿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真實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簡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來稿請登錄注冊本刊官方網站后通過在線辦公系統投稿,不接受郵箱投稿。論著、臨床研究、實驗研究性論文一般不少于7000字,綜述一般不少于10000字,病例報道一般不少于4000字(字數為包含標點符號及空格在內的字符數)。
1.2 文題 文題應以準確、簡明的短語概括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中文文題以30字以內為宜,英文文題以15個實詞以內為宜。文題表述時要注意:①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②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必須使用時,要以常用并含意確切者為限,如冠心病、DNA、CT、DIC等。③文題內盡可能不用標點符號,同時避免使用疑問性文題。
1.3 作者 國家標準(GB/T 7713-1987)規定: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于那些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并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并能對內容負責的人。署名者按其貢獻大小排列名次。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所有署名均應取得本人同意。不同單位及科室的作者應分別注明工作單位(具體到科室)和郵編,通信作者須注明具體聯系方式(包括單位名稱、聯系地址、電話及E-mail)。
1.4 摘要 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結果的主要數據要詳實,結論與目的要相呼應。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一般500~600字符。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可略詳。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名稱及科室、所在城市、郵編及國家名稱,例如:(文題略)ZHANG Fu-gui, LI Yu-hua, TIAN Liang, ZHONG Wen-j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Hospital of Beijing,Beijing 100000, China。
1.5 關鍵詞 關鍵詞是精選的能代表文章主要內容的詞,按統一規范選取者稱為主題詞。關鍵詞應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的MeSH數據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每篇論文選取關鍵詞3~8個,排在摘要之后。多個關鍵詞之間用“;”隔開。
1.6 醫學名詞 醫學名詞應使用1989年以后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經穴部位、耳穴名稱與部位應遵照國家相應標準。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1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
1.7 圖表 圖表應插入正文內相應位置,以方便閱讀為原則,分別按其在文中的先后順序編碼,如只有1個圖(表),則應寫“圖1”或“表1”。每幅圖(表)均應有相應的簡潔而有自明性的圖(表)題,圖片應附有相應的文字說明,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每幅圖應注明圖號、作者姓名、圖的上下方向及圖片說明。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的部分。病理圖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本刊要求表格采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內容簡明,數據準確,具有自明性,不應與正文內容重復。表中的項目(欄頭)要分主、謂語,并與表題相呼應,主語安排在表的左側,指標項作為謂語安排在表的右側。在表題或欄頭中應標明量的單位。表中數據應經過統計分析,并在表中或表的下方給出相應的檢驗值(如χ2值、t值)和P值,統計符號一律用斜體。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的有效位數一致。圖表都應在正文中標明引用處,如有引自他刊者,還應注明出處并需征得原圖作者同意。
1.8 計量單位 遵照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使用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表示;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血壓的計量單位建議統一使用毫米汞柱(mm Hg),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注明與kPa的換算系數。參量與公差均需附單位,參量與公差單位相同時可只寫1次,例如:52.64 mm±16.23 mm可寫成(52.64±16.23)mm。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字。
1.9 參考文獻 論著要求引用參考文獻15~20條,以近2~5年為宜,最長不超過5年。按GB/T 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以腳碼標出。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中作者3位以內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每條參考文獻均需著錄具體引文起止頁碼。參考文獻應注明文獻類型(期刊:J,普通圖書:M,會議錄:C,學位論文:D,報告:R,專利:P,標準:S等)。舉例:
[期刊]作者.文題[J].刊名,年份,卷(期):起頁-止頁.如:
[1]黃磊,李中杰,王福生,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傳染病防治領域取得的成就與展望[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10):1615-1618,1748.
[2]JAIN P,OCHI A,SHARMA R,et al.Magnetic Source Imaging Localization of 14 and 6 Hz Positive Bursts[J].CA Cancer J Clin,2019,46(6):753-755.
[書籍]作者.書名[M].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頁-止頁.如: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364-367.
1.10 證明 來稿須寄單位推薦信,即包含資料真實性、無抄襲之嫌、無涉及國家機密、無一稿兩投、署名無爭議的證明。基金項目、科研課題須注明項目編號,并附基金項目批文復印件。
2 其他要求
2.1 投稿請至本刊官方網站稿件管理系統注冊投稿,郵件不接收投稿;所有注冊作者相關信息必須真實有效,否則視為無效投稿。
2.2 根據《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錄用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請自留底稿,未采用稿件一律通過電子信箱告知作者。
2.3 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違背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2個月不修回者,視為自動撤稿。本刊處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聯系。
2.4 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授權書,著作使用權即歸本刊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所有,本刊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包括網絡版、光盤版)等形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和中華預防醫學會的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他處。
2.5 作者投稿后按要求交繳審稿費50元,若來稿被確認刊載,須按錄稿通知數額支付版面費,刊登后贈第一作者當期雜志2冊。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簡介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國家級全科醫學領域科技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首屆優秀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4152,國內統一刊號CN 11-5710/R。雜志為月刊,168頁,國際標準版本,大16開,每月8日出版。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全科醫學講堂、全科醫學論著、慢病防治研究、婦幼衛生研究、社區衛生研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心理衛生干預、調查研究、診斷技術-醫學影像(醫學檢驗)、醫學綜述、預防/保健 中醫/康復、醫療法律/衛生管理、全科醫學教育研究、全科護理研究、全科臨床研究、藥物與臨床、病例報道等。
歡迎臨床醫務人員、醫學院校師生和從事全科醫學基礎、臨床、科研、教育、衛生管理及社區衛生各類專業人員踴躍投稿,本刊對基金資助項目、科研課題、高質量研究性論文優先刊用。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長淮路287號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編輯部,郵編:233004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電子信箱: zhqkyx@163.com 電話:0552-3051890 傳真:0552-3066635
中華全科醫學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華全科醫學參考文獻
偏頭痛的發病機制及診治進展
根據《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偏頭痛是8種常見慢性病之一,影響全球10%以上人口,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致殘的第六大原因。最近一項薈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發展中國家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城市生活偏頭痛風險因素的增加,全球范圍內偏頭痛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本文通過對偏頭痛...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血脂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發生關系密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和ASCVD的關系一直頗受爭議。
基于校政協同與醫防融合的“全科醫學+”醫共體的構建與探索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基層醫共體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為醫共體的建設提供可復制的參考經驗。方法通過文獻分析、理論研究的方法,結合實地調研、專家論證對問題解析,同時進行面向區域基層的實踐,探索構建新型醫共體。結果對國內部分城市醫共體運行現狀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醫科大學與政府協同下的以三級醫...
熱門評論
5月份投稿。進入漫長的審稿……,中間催了幾次有沒有啊……。11月份網上說意見審回,但沒見審稿意見,繼續催編輯部吧,編輯部說編輯老師沒有把意見返給編輯部,不懂什么意思。12月份把審稿意見要回來,修改。進入漫長的“擬錄用,等待主編終審”階段。期間打電話,說錄用了,沒問題。
中華全科醫學編輯處理速度很快,而且人也相當nice,外審也相當快,建議投稿!初審,外審,主編終審速度非常快,到了編輯加工后就慢了,可能是因為投稿數量多的緣故,編輯部老師非常好。初次投稿,有幸被中!
審稿比較負責,2個月內就會有消息,投稿有跟蹤系統,每一項都有開始時間,預計完成時間,實際完成時間,而且基本能按期完成,國內不少期刊的這一點很好。版面費根據文章長短吧
要有創新,創新性好,對結果也是好的,編輯老師非常負責,指出了幾個技術性錯誤以及文章格式等問題,效率也很高。強烈推薦!
中華全科醫學編輯處理速度很快,也非常認真負責,對文章會反復的進行校稿,審稿人都很細致,提的問題都很有深度,修改后稿子的質量的確提升不少。
基本上過不了編輯這一關,直接退稿,也是郁悶,還算有創新的呀,不過這期刊確實蠻不錯的,比較嚴謹。退稿給的意見就是研究比較淺,不夠深入,投了兩次,兩次都是,給結果的時間很快,一周左右,也是蠻干脆的。想投的朋友需謹慎!
看到投稿網上很多人說論證單薄…但是世界上可以斬釘截鐵地毫無疑問的事本來幾近于無。一本在提供一個作者當時的觀點就好,至于要推翻他,是另外一個人或者下一本書的事。總不能一本書要求方方面面全顧及,這才是不科學也給自己闡述著書帶來困難啊。
雜志的內容非常有理性有深度。作者思考的切入點和展開的內容都極其有意思,可以說是充滿著理性的宏觀學術。投稿網非常給力,學到很多。推薦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處理速度還是挺不錯的,非常有效率。審稿專家很犀利,提的問題很專業。想避開的問題都提到了,最后補充內容錄用了,等待發表。編輯老師校稿也非常細致,修改后文章版面美觀了不少!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審稿速度快,給出的意見中肯,對文章的修改幫助很大。從投稿到接收將近1個月。編輯和審稿專家都非常認真負責!編輯態度很好,校稿非常仔細。下次還會繼續投搞。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