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會通訊投稿地址
財會通訊詳細信息
財會通訊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財會通訊投稿要求
《財會通訊》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會計專業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精品數據庫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收錄期刊。刊期為半月刊。主要欄目設置包括:專家特稿、理論追蹤、研究與探索、財務實踐、會計實務、審計觀察、會計信息化、內控與風險、財稅與金融、國際視野等常設欄目,以及政府與非營利會計、管理會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會計史話等非常設欄目。本刊來稿除特別規定外,其他規范執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CAJ-CD B/T 1-2007標準。
1、投稿及查詢。來稿請采用電子版,統一用A4規格紙,以word文檔默認的字距與行距,用5號字排版。所有稿件請作者通過本刊官網www.cktx.net首頁的“作者投稿”欄,自行將電子版上傳至本刊在線投稿系統。作者自投稿之日起,三周后可登錄本刊網站首頁“稿件查詢”欄,查詢稿件審稿及采用情況。稿件一經錄用,將由編輯部統一回復至作者郵箱。有關稿件采用的其他問題,可電詢027-87275190。
2、作者信息。所有來稿需提供作者本人完整的個人信息,包括:作者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職稱(職務)、學歷、工作單位、詳細收件地址、電子郵箱、手機號碼。所有來稿一經錄用,將不接受變更第一作者,若執意修改,本刊有權拒絕采用。
3、參考文獻。本刊實行實引制,凡引用他人的觀點、論據、成果等,必須在文中標注被引者姓名、年份,同時還須在文尾注明出處。參考文獻以[1] [2] [3]……編號排在文尾,并與文中對應觀點引用出處編號一致。
4、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其他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并在來稿文檔的首頁醒目處予以注明。
5、勿一稿多投。所有來稿其主體內容應未曾發表過或被其他出版物刊載過,且無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的稿件,本刊除不再采用其來稿外,同時還將要求支付編輯、印刷、校對等費用。
6、忌抄襲。所有來稿都必須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若稿件出現抄襲、剽竊等學術腐敗行為,本刊將進行公開譴責;對由此引起的著作權糾紛,一律由作者自行負責,本刊概不承擔連帶責任。本刊采用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進行重合率檢測,對重合率超出本刊規定標準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采用。
7、文責自負。凡本刊發表的文章,均屬于作者個人的見解,一律文責自負,不應理解為代表本刊的意見與觀點。
8、編輯部刪改權。編輯部根據本刊的要求有權對來稿進行修改、刪節,如作者不同意修改、刪節,請在來稿中注明,凡未注明者均視為作者默認本刊的規定。
9、轉載授權。本刊保留一切權利,除有關文獻檢索機構轉載本刊文章外,其他媒體轉載文章,都必須取得本刊的授權。
10、稿酬約定。作者稿件一經刊出,即付相應稿酬與樣刊。在我刊所付稿酬中已含有本刊印刷版(含本刊網絡推送)、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稿酬,文稿刊登后可供以上數據庫收錄、轉載并上網發行。若作者不同意文章在以上數據庫刊載,請投稿時在稿件中注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財會通訊雜志簡介
《財會通訊》雜志是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由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的一本會計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創刊于1980年,創刊初期為月刊,于2006年改版為旬刊。為適應讀者及作者需求,進一步提升刊物質量,本刊在2020年改版為半月刊。目前,本刊幅面尺寸為210×285CM,頁碼176頁,出版周期為半月刊。改版后,刊物成為從學科體系到研究平臺,全方位涵蓋財務會計知識的完整刊系。主要欄目設置包括:專家特稿、理論追蹤、研究與探索、財務實踐、會計實務、審計觀察、會計信息化、內控與風險、財稅與金融、國際視野等常設欄目,以及政府與非營利會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會計史話等非常設欄目。
《財會通訊》作為一本會計專業期刊,在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為在我國傳播現代財務會計知識,推動會計學術的繁榮與發展,發現和培育會計人才,促進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的變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始終是我國會計重點學科財經院校交流學術思想、探討會計理論的重要平臺。刊物自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誕生以來,已連續八屆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入選武漢大學RCCSE核心期刊(2020);并獲評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期刊數據庫“經濟學學科最受歡迎期刊”。在歷年的發展中,刊物以其穩定的發展前景與優質的學術聲譽,成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并選錄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來源期刊。刊物多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在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織的歷屆優秀文章評選活動中,多次榮獲“最佳組織獎”,并屢次斬獲各類優秀文章獎項。
在歷年的辦刊工作中,《財會通訊》始終堅守質量第一的理念,在嚴格控制稿件錄用率的同時,各類轉載指標及刊文基金占比率都得到穩步提升。隨著刊物學術聲譽的不斷提升,也發展了穩定的讀者與作者群體。
財會通訊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3月份投稿,4月份時候詢問編輯部,一外審專家出差沒審,重新換了兩次外審,之后修后再審,按照要求認真修改后直接錄用,用了3個月時間。感覺方向合適,內容有一定的新意可能性就大,編輯部老師都很好。
感覺審稿速度比較慢,我的是綜述類,拖了兩個月,最后錄用但是是發在增刊性質上,版面費還1550。
財會通訊的編輯效率超級高,投稿當天就能外審,電話咨詢時編輯的態度也超好。審稿速度主要看外審專家是否同意審稿,較為曲折,專家意見也較為細致貼切。期刊整體審稿效率是很高的。
財會通訊非常棒的一個雜志,12月6日投稿,2月2日郵箱通知通過終審,3月20日通知錄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編輯部的態度非常非常好,認真負責并且沒有學歷歧視,完全以文章質量為依據。
財會通訊雜志是很正規的,投出后三天左右安排外審,每一步進程都可以在投稿網站上看到,外審了一個月左右,然后編輯處理幾天后要求退修,期限是40天。修改稿提交后當天就錄用了,整個投稿過程中沒有詢問或催促過編輯部。根據網上的經驗,只要是退修就基本上沒問題了,不過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條修改意見。
哈哈哈,挺好的。財會通訊雜志是給媳婦訂的,還行,相信投稿網,支持投稿網,物流快,價格合適。誰說有了手機就不需要雜志,碎片化的閱讀怎么能和深度閱讀相提,光看圖片、排版都能賞心悅目!
財會通訊編輯部很負責,意見很中肯,見刊也比較快,方法類文章相對容易一些,只要認真修改,一般都可以接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感謝曾經幫助我的好心人。
挺不錯的雜志,審稿速度很快,審稿人意見很專業很犀利。今8月底投的,期間修改了兩次,11月中旬已經完全接受,很喜歡編輯老師,一直耐心的接受我的詢問,為編輯老師點個贊。
第一次投財會通訊雜志。審稿人有三個,第一個要求小改,第二個充分肯定要求直接發表,第三個提了九個小問題,費了些時間。10月9號投稿,12月3好收到返修意見,要求30天內改好,本人耽誤了兩周,12月23才返回,今天收到接收郵件,有點小激動。
今天收到拒稿消息,雖然有點小失落,但是審稿速度挺快的,而且審稿意見很中肯,對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幫助。編輯態度也超好。是一個很不錯的南大核心期刊。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