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方法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0-22 10:00:00
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了《中小企業促進法》,反映了我國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強烈重視。《中小企業促進法》的修訂是我國法律的重要突破,其頒布反映了我國企業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從修訂《中小企業促進法》來看,我們對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1.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方針。
1.1學習創新,將創新應用于學習。
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方法有很多,創新是中小企業突出包圍的最佳方式。我們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不斷創新,絕對不能渴望成功。如果我們被短期利益蒙蔽了雙眼,我們最終將走向毀滅的深淵。我們應該從現實出發,制定一個實用、可行、光明的未來戰略,永遠不要短視它。其次,要加強人才的綜合素質,不要盲目要求太多,不考慮現實,可以經常進行頭腦風暴,促進創新。中小企業可以與高校優秀人才、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合作,相互轉化收入和回報。
1.2充分利用失效專利。
這是一項非常快速、方便、高回報的活動。中國有成千上萬的無效專利,很少有人想使用它們。這種隱藏的資源非常豐富,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中小企業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無效專利,也可以在使用中進行再創新,使無效專利發揮更大的作用。
2.通過法律手段促進企業市場公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體現骨干力量的趨勢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結構重復、中小企業水平低、競爭力不足等問題。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們必須努力加強中小企業的法律體系建設,通過各種手段有效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以法律形式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強中小企業的社會地位,使中小企業成為中國市場的骨干。因此,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的穩定和發展,也反映了中國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關懷,有利于中小企業在更公平、更健康的環境中發展。然而,由于《中小企業促進法》中有許多原則規定,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太多的經驗來改造,因此我們需要增加實際操作經驗,并出臺一些更具體的規定,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3.加強政府部門推進中小企業的職責。
3.1管理重點是中小企業。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政府管理的重點往往是中小企業。這種管理主要體現在制定相關政策法律、宏觀市場監管等方面。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也應學會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指導,承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責任。中國應努力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服務,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和相關人員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建議。
3.2支持中小企業要堅持市場導向原則。
國外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有兩句話:一是少干預,多支持;第二,上帝只拯救自救的人。這兩個項目的意義是:第一,我們應該選擇支持,而不是干預中小企業的內部事務,但我們不應該選擇支持所有中小企業,而應該選擇支持那些積極的企業,而不是開玩笑和混淆的企業。第二,雖然宏觀調控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不應該選擇太多的調控,而應該放松。
3.3法律界定法律調整范圍。
中國對中小企業的調整范圍仍存在爭議:(1)以銷售額劃分中小企業范圍;(2)以人數和資產為定義;(3)中型企業不得加入調整范圍;(4)資產與銷售同等重要的定義。到目前為止,中國對中小企業的劃分仍存在爭議,導致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尚未出臺。中小企業種類繁多,涉及廣泛的行業。因此,中小企業的標準由國務院另行決定。這樣,更加靈活,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實際操作。
4.新促進法著力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中小企業的生活空間被擠壓,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新的促進法增加了財政和稅收支持,通過建立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發展基金、加強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減少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反映了中國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心。新的促進法有效地減輕了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禁止亂收費,增加中小企業的負擔。同時,我國對高校中小企業進行了稅收優惠和補貼,更有利于激發優秀人才的創新熱情,促進中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它不僅減輕了小企業的負擔,而且為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占中國各類企業的大部分。中小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還是創新,都為市場發展注入了活力。因此,中國一直在努力關注、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國家應在法律和市場監管方面發揮作用,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我相信有一天,中國的中小企業將在中國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