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和諧互助的醫院護理文化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0-10 10:00:11
為了建立學習型護理團隊,形成和諧互助的醫院護理文化,促進青年護士的成長,我院護理部于2010年1月開展了幫助(一幫一)活動,即由高級護士和低級護士配對,通過師徒雙向溝通,共同討論,分享各自的工作經驗和價值觀,傳播智慧,幫助成長,文化,提高新年護士的綜合能力,提高醫院的優質護理服務水平。1.1活動組成員:指導小組:護理部主任、臨床科長;指導護士:醫療道德高尚、業務優秀、工作實用、經驗豐富、護士職稱以上;指導護士:3年以下的青年護士或從鄉鎮衛生院調入的新護士。
1.2制定各活動成員的職責。
1.2.1指導小組職責:①制定幫助活動工作計劃;②討論和調整教師和新年護士的配對;③檢查幫助的實施和實施情況,第一季度1次/月,第2~4季度1次/季度;組織新老護士幫助活動經驗交流會,表揚優秀配對,請新老護士介紹經驗。
1.2.2指導護士職責:指導低年級護士制定學習計劃,規范職業道德行為,增強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創新合作意識;提高臨床工作、操作技能、護理文件寫作、溝通能力;指導低年級護士積極探索護理模式,學習醫學研究設計和論文寫作,提高臨床研究能力。
1.2.3低年級護士職責:①熱愛自己的工作,尊重教師,努力學習,樂于奉獻;認真學習醫院規章制度、護理操作規程和專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月度計劃,整理記錄,及時反饋信息。
2.1培訓內容的制定和實施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低年級護士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專業疾病制定相關的理論和操作技能培訓計劃,提交指導小組實施。
2.1.1理論知識內容培訓:指導護士每周不定期檢查護理記錄和評論,每月至少檢查患者的健康教育,評估患者的接受度和滿意度,選擇權威期刊發表的示范文章解釋寫作技巧,推薦經驗文章。指導護士積極學習每月的理論知識,然后結合案例向教師解釋,討論自己的觀點和不確定性,然后補充和糾正錯誤,并做筆記。
2.1.2專業操作技能培訓:指導護士按照操作技能培訓計劃進行面對面的教學過程,必要時在床邊演示,然后指導護士在床邊操作。教師應注重觀察同一患者的互動能力,并引導他們說出缺點。
2.1.3實施職業監督行為:護士職業監督是促進護理專業實踐系統化的過程,可以促進護士的職業行為,與護士的職業安全感職業認同密切相關。監督員自身的知識、經驗和個性特征對被監督護士的職業認同發展有重要影響。其監督目標是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能力和知識技能1。
指導護士通過教學或調查患者和其他同事了解指導護士的工作心態,教學習和工作經驗,引導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專業價值取向,增強職業安全感和歸屬感,鼓勵其積極發展,培養良好的醫學道德。
2.2評估階段:指導護士定期評估指導護士的月度培訓內容,然后由部門護士長提出問題和評論,隨機評估大學護士長,不合格者重新學習,直至掌握。護理部每季度組織一次活動經驗交流會議。
3效果
根據問卷調查,低年級護士對培訓效果滿意度達到100%,專業理論(80分合格)和操作技能水平(90分合格,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編制的《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標準55項》)考核合格率分別比2009年每季度考核平均合格率上升25.8%和20%。
4討論
4.1確保培訓的完整性和目的:培訓注重教學前、中、后的聯系和回聲,結合臨床觀察、收集數據、解釋、教師指導、評論和積極加強、護理經理檢查評價有效性等一系列措施,達到培訓目的。低年級護士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和興趣,而且獲得了教師提供的前沿臨床知識、豐富的案例和標準化的臨床技能以及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4.2成立學習護理團隊,形成和諧互助的醫院護理文化:通過年輕護士的準備,結合案例或自己的工作經驗,指導護士指導、示范、觀察、評價,交流各自的工作經驗,同時也是老師和朋友,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性。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士和具有創新臨床思維方式的年輕護士將不知不覺地相互感染、相互欣賞、隱知識共享2,形成和諧互助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畢業論文庫。
4.3培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①培訓質量直接關系到護理工作的質量。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們應該改變觀念,注重分享和學習,而不是教學,注重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②指導護士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以身作則。③注意及時督促年輕護士學習,逐步培養學習和發現問題的主動性,積極與他們溝通,注意他們的觀察和反饋。④由于臨床工作繁重,指導與指導者共存時間不多,應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