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臨床應用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4-03-18 10:00:03
目前,凝血因子的臨床檢測已成為現實,它將比PT更早、更準確地判斷肝病。
1PT在肝病臨床應用實驗室報告PT有四種方式:秒、活動(prothrombintime、activitypercentage、PTA)、比率(prothrombintimeratio、PTR)、國際標準化比率。
11PT在肝臟合成中的應用主要取決于凝血因子I、II、VI和X的水平。它在疾病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急性肝炎PT異常率為10%~15%,慢性肝炎為15%~51%,硬化為71%,型肝炎為90%。2000年,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是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分期指標之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輕度PTA>70%,中度70%~60%,重度60%~40%;肝硬代償期PTA>60%,失代償期PTA×60%,重度肝炎PTA×0%,重度肝炎PTA×0%。其他4個指標(白蛋白膽紅素、腹部腦病)的肝功能儲備分為最后一個。疾病的嚴重程度為1。PT和血小板計數常用于評估肝活檢和外科患者的出血傾向,如血小板50×109/L,PT延長超過正常4是肝活檢,外科包括肝移植禁忌癥。如果PTA7%,血小板100×109/L,門靜脈寬度>13mm,食管靜脈曲張的概率很高。對于高危出血患者,應進行胃鏡檢查和相關治療。可見,PT在肝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
1.2PTA與INR在肝病中的應用價值相比,PT受組織凝血活酶來源不同,儀器、操作技術等因素不同。
但是,結果在實驗室和實驗室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實驗室報告PT的四種形式中,哪一種是評價肝病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目前,PTA和INR存在爭議。WHO在20世紀80年代初用INR標準化PT。由于PTR的Log值與人與兔腦的不同提取物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因此需要一個校正系統來連接PTR和WHO標準。因此,一個非常敏感的人腦提取物被指定為第一個國際參考。
2.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臨床應用通常認為PT延長代表凝血因子II、V、X的活性低于正常或抗凝物質的存在。如果肝功能受到輕微損害,PT仍然可以正常,只有在肝實質細胞受到嚴重損害時才能顯著延長。僅用PT判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異常和肝細胞損傷程度是不夠的。同時確定凝血因子的活性可能更有價值。凝血因子的半衰期最短(4~6h),血漿含量較低(0.5~2mg/L),可作為肝病患者蛋白質合成功能下降的早期診斷指標。Rodriguez-Inigo等慢性肝病患者通過肝活檢組織原位雜交檢測到凝血因子的表達與肝纖維化的分級呈負相關,可作為預測纖維化程度的指標。凝血因子的活性也與預后密切相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因子的診斷和治療也應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