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物學報投稿地址
菌物學報詳細信息
菌物學報
Mycosystema
菌物學報投稿要求
菌物學報雜志投稿須知:要求文章論點明確,數據可靠,層次清晰,文字精練,論文前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關鍵詞3-7個,且不得與題目重復),中間用逗號分開。1圖表要求照片要清晰,線圖要精繪(要有比例尺),避免圖、表、文內容重復。圖片需標明圖題、圖注,并采用中英文雙語表示。表格為標準三線表格,采用“插入表格”方式制作,表格全部內容需以中英文雙語表示。2遵守命名法規發表新分類單位要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的各項規定,標本引證應寫寄主或基物、省名、縣(山)名、采集人、采集號或標本號(模式標本可加采集或分離時間、生境)。模式標本或培養物應注明存放地點。學名定名人縮寫應符合國際標準,例趙繼鼎應寫J.D.Zhao而不是J.Zhao。文章署名應為ZHAOJi-Ding。學名一律使用斜體,每個學名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現時須有定名人,拉丁學名與中文學名并列不加括號。3參考文獻文中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論文中標注的格式:例戴芳瀾(1979)或(戴芳瀾1979),(Arthur&Cummins1936),(莊劍云和魏淑霞1994)或(Smithetal.1981)。文末參考文獻中文按照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西文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作者必須全部列出。4關于測序類文章凡涉及DNA、RNA或蛋白質序列測定的論文,請先通過計算機網絡進入國際基因庫EMBL(歐洲)或GenBank(美國)或DDBJ(日本),申請得到國際基因庫接受號(AccessionNo.)后再進行投稿。5注意英文寫作在國外,本刊也有一批讀者。要求來稿英文題目準確無錯,英文摘要和英文圖注和表注盡量詳細,盡量做到國外同行在看不懂中文內容的情況下,可以從英文摘要和圖注、表注中獲得必要的信息。對中英文寫作距發表水平較遠的稿件,編輯部將直接退稿。
菌物學報雜志簡介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菌物學報》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菌物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5180/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菌物學報》主要刊登我國菌物學(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領域在理論上、實踐上有創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等。
菌物學報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菌物學報參考文獻
栽培基質酸堿度對甘草生長及菌根效應的影響
為分析不同栽培基質的酸堿度對甘草生長及菌根效應的影響,使用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菌劑,以盆栽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為材料,以滅菌的水洗河沙為栽培基質,設置接菌組和空白組,澆灌以不同pH的水,處理60d后測定各處理組的侵染率、侵染密度、生物量指標、光合指標以及有效成分含量。實驗結果表明,未接菌條件下,甘草更適合在pH...
氨基糖代謝通路影響尖孢鐮刀菌古巴專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
尖孢鐮刀菌古巴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是威脅香蕉生產的重要土傳病原真菌,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香蕉枯萎病的重要侵染源。為解析該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機制,本研究建立了厚垣孢子的誘導形成體系。通過氨基糖添加試驗,證明添加N-乙酰葡糖胺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通過對該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0h)、初期(24h)、...
石漠化強度對喀斯特植被演替過程土壤真菌組成及多樣性的影響
喀斯特是我國南方廣泛分布的地貌類型,土壤真菌對喀斯特植被演替恢復具有重要調節功能,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喀斯特區植被演替受到土壤微生物影響,因此研究不同石漠化區域植被演替階段的土壤真菌組成及多樣性,探索土壤真菌在喀斯特植被演替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時空替代法采集了不同石漠化程度(潛在、中度和強度)的喀斯特區植被演...
深圳大鵬灣六種珊瑚共附生真菌多樣性研究
本研究使用6種不同培養基對深圳大鵬灣6種珊瑚上的共附生真菌進行平板涂布法分離培養,結合ITS-rDNA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態學特征進行鑒定來研究深圳大鵬灣海域珊瑚共附生真菌的多樣性。共分離培養出457株真菌菌株,分屬于7個屬,分別為紅酵母屬Rhodotorula(180株)、曲霉屬Aspergillus(170株)、木霉屬Trichoderma(50株)、青霉屬Penicillium(34株)、枝...
熱門評論
菌物學報審稿快,有外審環節,外審專家比較認真,第一次投了這個雜志就中,沒修改已經很開心了。點評攢人品希望剛投出去的這篇能中吧!
終于接受了,歷時五個月,期間修改了三次,最終才錄用。是我推薦的審稿人,相當專業,領域的大牛。許多問題很尖銳但是中肯,這篇文章讓我認識問題提升不少,算是學習了。每次修改后都感覺文章充實很多,審稿人的許多觀點都慢慢融入了文章。很受用。 不過編輯一直只聽審稿人的,無論大修小修編輯都不管,直接轉給作者,再把修改稿直接轉給審稿人,直到審稿人滿意了。總體來講,審稿速度還是蠻快的,但是編輯不太給力,經常提交很久了才給審稿人。大部分時間被編輯耽擱了。
6月底投了一篇文章,審稿人給了大修,提了將近10條的修改意見。非常苦惱。但是也是這個審稿人提的問題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深入思考分析,對后期文章質量提升非常有幫助,感謝尊敬的導師和可愛的師兄弟們。
菌物學報的審稿周期三到四個月,中間也是各種催,不過說是實話他們編輯部可能每天都要面對那么多打電話咨詢的,所以他們也比較煩心,建議三個月后可以催下,修改后兩到三個周出結果,我是修改后錄用的。
審稿速度挺快的,編輯老師態度超好。投稿的站內給編輯部發消息,很快就聯系我了,修改了一些標點、文獻的期卷之類的細節。之后再詢問,告知基本錄用了,只是錄用通知要等一陣子,很慶幸我自己投的第一篇文章投到了這里。
這個期刊不錯,比起其他同類刊物,對外經貿非常規范,審稿程序也非常透明,個人認為是非常不錯的刊物。編輯非常認真熱情,很容易溝通。審稿老師的反饋意見也很是中肯,有針對性,對改善文章質量幫助很大!
投稿后正好1個月給審稿意見(周六!),很早就審完了但到了規定日期才發出郵件。修改回復后第2天就拿到錄用通知,估計編輯部或者很敬業,要么人力非常充足,月刊有這處理效率真不容易。
打過不少交道,對這個期刊非常熟悉。專業性很強的雜志,很不錯,審稿,接受,出版都很快,而且看起來很正式,很多經典文章就發表在這個雜志上。這個期刊審稿周期比較短,審稿人找得很準,看得出編輯是花了功夫找小同行審稿,這點比很多期刊都強。
菌物學報是一個不錯的省級期刊。適合著急畢業的學生。語言、格式仔細修改,內容稍有新意感覺還是挺容易中的。編輯都好熱心,發過去的文章都會反復審閱。
菌物學報雜志審稿速度較快。審稿流程很透明。編輯部老師人很好,聲音很親切。編輯認真負責,注重細節問題,包括標點符號均會提出意見!!據說審稿專家大部分是院士博導級別的人,審稿意見很專業也很有挑戰性,推薦大家投這個雜志。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