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關元穴對低順應性膀胱大鼠逼尿肌收縮性和順應性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電針關元穴對脊髓損傷后低順應性膀胱大鼠逼尿肌收縮性與順應性的影響,探討其作用機制及其穴位特異性。方法采用重物墜落法聯合尿動力學篩選法建立脊髓損傷后低順應性膀胱大鼠模型,將健康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電針關元組、電針非穴組。電針14次后,采取尿動力學檢測各組膀胱順應性,行離體逼尿肌肌條實驗檢測最小收縮張力和收縮頻率,觀察各組逼尿肌收縮性,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檢測逼尿肌中-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表達。結果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尿動力學順應性值下降(P〈0.05),逼尿肌最小收縮張力增加(P〈0.05),收縮頻率下降(P〈0.05),α-SMA單位面積陽性細胞數減少(P〈0.05);與模型組相比,電針關元組尿動力學順應性值升高(P〈0.01),最小收縮張力減少(P〈0.01),收縮頻率升高(P〈0.01),α-SMA單位面積陽性細胞數增加(P〈0.01);電針關元組與電針非穴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低順應性膀胱大鼠,電針關元穴可能是通過上調逼尿肌中α-SMA表達,提高逼尿肌收縮性,從而改善其順應性,且穴位有相對特異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