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業投稿地址
中國藥業詳細信息
中國藥業
China Pharmaceuticals
中國藥業投稿要求
本刊嚴格執行學術期刊稿件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和同行評議制度(專家審)。為保證期刊出版質量,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技術規范和本刊實際,對來稿作如下要求和規范。
1 政治要求
1.1文稿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貫徹黨和國家關于科技、醫藥衛生、出版工作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文稿不得侵權或涉及版權糾紛等問題。
1.2文稿內容不得有政治性錯誤、科技泄密和學術浮夸現象。應特別重視涉及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港澳臺、民族自治區)、外交(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宗教禁忌、民族歧視等內容的表述。文稿中不得誤寫國家和政府機構名稱、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姓名及職務。
2 學術要求
2.1 選題范圍
文稿選題應符合《中國藥業》的辦刊宗旨,即應與“藥”“械”“食品”“化妝品”有關。
2.2 科學性
文稿內容必須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并對讀者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應考慮的重點是:技術、方法是否成熟,科研設計是否嚴謹;臨床研究的設計是否符合循證醫學和現代流行病學的要求,方法是否準確可靠,診斷依據和評價標準是否有文獻支持,樣本量是否充足,資料是否完整,數據是否準確、完整和符合統計學要求,臨床表現、療效等觀察指標是否客觀、有無價值,結論是否有充分的依據并恰如其分。
2.3 創新性
文稿選題、所用技術與方法、成果是否具有創新性。論著類文章與國內已發表的相關文章相比是否有作者新的或更深入的實踐經驗、科研發現和見解。文獻綜述類、討論類文稿應抓住當前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反映醫藥學發展的新水平并應有作者的觀點或評價。
2.4 實用性
文稿選題所用技術與方法、成果是否有實用性。管理類文稿是否有作者的實踐經驗,是否對讀者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3 寫作要求
3.1 題名
3.1.1 文題
3.1.1.1 文題應精煉、確切并與正文內容相符,盡可能含有主題詞或關鍵詞,不用副標題。
3.1.1.2 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一般10個實詞。
3.1.1.3 文題不使用外來語、符號、代號、藥品商品名或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
3.1.1.4 英文題名首字母和實詞首字母大寫,除特定縮寫外均小寫;名詞的拉丁文用斜體。
3.1.2 層次劃分與標題
3.1.2.1 章條層次一般不應超過3級,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碼。
3.1.2.2 章、條間盡量無懸置段。懸置段內容調整入相應章條中。
3.1.2.3 同一層次標題應表達同一層次的內容,盡量講究結構、意義、語氣的一致性,應注意上下層次的邏輯關系。
3.1.3 基金項目
3.1.3.1 若文稿受基金項目、科研計劃等支持,應標注并在首頁下方注明名稱和項目編號。
3.1.3.2 分為國家級、省廳級、地市級基金項目或科研計劃,名稱包括體現項目級別的機構名稱、項目全稱以及項目具體內容,可供本刊上網核查。
3.1.3.3 標注有基金項目的文稿,請提供基金項目證明材料(包括項目批準件首頁,以及含該項目名稱、主持人姓名的內容頁復印件或掃描件),先傳掃描件后郵寄復印件,盡量加蓋第一作者單位公章。
3.1.3.4 若文稿第一作者非項目主持人,應提供包括項目主持人在內的所有作者親筆簽名,并先傳掃描件后郵寄原件,避免偽造基金項目。
3.2 作者及其單位
3.2.1 作者應對文稿內容負責,能回答審稿者提出的問題。
3.2.2 作者署名順序應按對本文或本研究的貢獻大小排序,一般不宜超過5名。
3.2.3 作者單位名稱應寫全稱(含省市名),不得隨意簡化,如“藥檢所”(藥品檢驗所)“醫大一附院”(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2.4 作者單位名稱后依次為單位所在省、地級城市名和準確的郵政編碼。
3.3 中圖分類號與文獻標識碼
歡迎作者投稿前準確著錄相關數據。
3.4 摘要和關鍵詞
3.4.1 本刊學術類文稿除“個案報道”外,均要求撰寫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3.4.2 中文摘要一般100~300字,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閱讀全文即可知必要信息),一般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撰寫。
3.4.3 摘要不能簡單重復文題中已有的信息,不使用公式、圖表和非標準的術語、縮略語、符號,不引用參考文獻。
3.4.4 摘要應以第三人稱書寫,不使用“本文”“我們”“筆者”“我院”等主語詞。
3.4.5 英文摘要主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一致,數據可略詳于中文摘要。
3.4.6 中文摘要中數據應與英文數據、正文(含圖表)相同。
3.4.7 關鍵詞選擇應注意代表性、專指性、可檢性和規范性,一般3~8個,盡量用規范詞,必要時用自由詞補充,中、英文關鍵詞內容、順序應一致。
3.5 引言
3.5.1 引言應簡述研究背景、目的、思路、理論依據,一般不少于300字。
3.5.2 引言必須開門見山、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切忌空話、套話、牽涉面過寬、詳述歷史過程或復習文獻過多等。
3.5.3 引言不應涉及文中的數據或結論,最好不與摘要雷同,不使用插圖、表格、數學公式、化學式等。
3.5.4 未經檢索,引言中不可出現“國內外未見報道”“首次報道”等表述,也不可自我評價,如“達到××水平”“填補××空白”。
3.6 正文
3.6.1 內容基本要求
文稿內容應客觀、真實,論據可靠,數值準確,語句通順,邏輯層次清晰,重點突出,引用資料、數據、觀點等須附參考文獻。
3.6.2 實驗研究類論文
3.6.2.1 “儀器與材料”項
動物:名稱、種系、等級、性別、年(月)齡、體質量、樣本數以及來源、飼養條件、健康狀況,動物實驗倫理學原則等;
儀器與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檢測精度或誤差范圍,以及生產廠家或提供者全稱;
藥品與試劑:正式化學名或通用名、規格、純度,以及生產批號、生產廠家或提供者全稱;
中藥材:原植物拉丁學名、來源或提供者,藥材鑒定者單位、姓名、職稱,處理方法。
3.6.2.2 “試驗方法”項
實驗設計:動物分組、模型制備、對照設計的方法,模型成功標準等;
干預或給藥:干預方法,給藥的劑量、時間、途徑等;
指標觀察或檢測:觀察方法、時間,樣本取材部位和時間,指標檢測方法及文獻依據。
3.6.2.3 “試驗結果”項
建議多用圖表。結果敘述應客觀真實、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盡量不與圖表內容重復,且不應與討論內容相混淆。
3.6.2.4 “討論”項
可針對研究的試驗條件、試驗方法、觀察指標等進行討論。
應著重探討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或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若不能得出結論,也可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不必重復前言內容和結果部分的數據或資料,不應設置圖表。
3.6.2.5 其他
藥理學研究、藥劑學研究、藥物設計與合成、制藥工藝改進與優選、藥物成分分析的相關試驗方法、指標檢測等內容內容的要點可參照臨床研究類或檢驗檢測類論文,注意制藥工藝改進與優選論文應有最優工藝的驗證試驗(至少3批樣品)。
3.6.3 臨床研究類論文
3.6.3.1 “一般資料”項
1)疾病診斷標準及文獻依據;
2)病例納入標準、排除標準,研究過程病例脫落情況;
3)醫學實驗倫理學原則,病例分組的隨機化原則及方法;
4)各組對象的性別、年齡、疾病病程、病理分型、嚴重程度及其他重要的臨床資料或特征,數據列表比較并給出具體的統計值(如X2,t,F,U,P值等)。
3.6.3.2 “治療或給藥方法”項
應有具體治療或干預方法,所用主要藥物的劑型、規格、生產廠家全稱及生產批號或批準文號,給藥的具體途徑、劑量、療程。
3.6.3.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項
應有觀察指標的具體檢測方法或評分標準及文獻依據,療效評價標準及文獻依據。
3.6.3.4 “結果”項
應有臨床療效評價結果、客觀療效觀察或檢測指標、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數據統計結果,數據最好列表說明并有具體的統計值(如X2,t,F,U,P值等)。
3.6.3.5 “討論”項
應針對疾病概況,藥物作用特點與作用機制,藥物與疾病的適宜性、應用優勢,目前相關研究的現狀、熱點與不足等進行討論。中藥及其復方制劑還應結合藥物組分、組方的特點、功效、藥理作用進行分析。
應著重探討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或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若不能得出結論,也可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不必重復前言內容和結果部分的數據或資料,不應設置圖表。
3.6.4 檢驗檢測類論文
3.6.4.1 “儀器與試藥”項
儀器與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檢測精度或誤差范圍,以及生產廠家或提供者全稱。
試藥:藥品與試劑的正式化學名或通用名、規格、純度,以及生產批號(對照品或標準品為編號)、生產廠家或提供者全稱。
3.6.4.2 “方法與結果”項
檢測或色譜條件:具體色譜柱的品牌、型號、柱長、柱徑、粒徑,柱溫,流動相(梯度洗脫方法)、流速、檢測波長等;
溶液制備: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陰性對照品溶液的制備方法;
色譜圖:應有包括陰性對照溶液的色譜圖,TLC圖層次分明、反差適中,HPLC、GC圖應有所檢測主成分的標示,橫縱坐標刻度明晰、量名稱及其單位齊全,UV圖各曲線標示明確。
方法學考察:系統適用性試驗、陰性干擾試驗(中成藥檢測很重要)、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度試驗、重復性試驗、穩定性試驗、檢測限(有關物質)、破壞性試驗(有關物質檢查很重要,包括強酸、強堿、高溫、高濕、強光、氧化破壞等)、回收率試驗、耐用性試驗(色譜柱不同品牌或批號、流動相變動)等。
樣品測定:應有至少3批樣品的測定結果(含量測定)。
3.6.4.3 “討論”項
應針對色譜條件選擇、樣品提取與處理方法、方法學考察、樣品檢測結果,目前相關研究的現狀、熱點與不足等進行分析。
應著重探討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或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若不能得出結論,也可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不必重復前言內容和結果部分的數據或資料,不應設置圖表。
3.6.5 藥事管理類論文
文稿應把握選題方向的合理性、與當前政策法規的適應性,以及選題的研究水平。應注意文稿的格式規范,包括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結構式摘要、層次標題、參考文獻,特別需注意懸置段的處理。
管理科學:食品藥品監管領域政策、法規的系統研究,科學監管、監管模式的理論與創新研究;醫藥行業戰略規劃、熱點問題、發展路徑的深度研究等;藥品信息(藥品說明書、廣告、互聯網信息等)管理探討等。
監管實踐:食品藥品監管執法實踐與經驗總結;技術支撐部門工作改進、技術創新等。
合理用藥:藥物管理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及適當性的監測、分析、評估及干預;處方、用藥醫囑點評及超常預警與干預;藥品不良反應分析與監測;臨床藥學監護;藥物經濟學研究等。
藥房管理:藥房組織與規劃;管理制度、技術的創新與實踐;藥學服務方法創新與實踐;藥房設施、設備建設與管理等。
藥學教育:藥學學科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教學經驗總結;執業藥師、臨床藥師等藥學人員的培養、繼續教育、職業培訓方法與實踐等。
3.6.6 述評、綜述類文稿
3.6.6.1 選題:應是業內普遍關心或想要了解的問題、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
3.6.6.2 內容:具有綜合性、評述性、先進性,應反映當前醫藥學發展的新水平,不能僅是簡單的文獻摘編,應有作者的綜合分析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傾向性意見。
3.6.6.3 文獻:盡量引用原創性研究論文、權威性期刊的文獻;文后參考文獻應有一定數量,宜多于25條;近期文獻(近5年內)宜多于50%。
3.6.7 藥物不良反應個案報道
應敘述主要病情經過,確證由該藥所致,且應寫明藥物生產廠家或提供者全稱、劑型、規格、生產批號。討論部分應對該藥致不良反應的現狀,此次不良反應與藥物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并提出今后臨床合理用藥的建議。
3.6.8 其他內容
3.6.8.1 數據
數據應真實、準確、可靠。本刊規定,各測量數據的數值、百分比、百分率等盡量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有效數字。
3.6.8.2 統計分析
應明確交待統計學方法及其選擇依據、具體統計值。統計后,僅有P值不能反映重要的定量信息,應有具體的統計值(X2,t,F,U,P值等),且應在數據統計表中體現。
3.6.8.3 表格
表格設置應規范、簡潔、明了、直觀,具有自明性,宜用三線表。
表的內容簡單,僅有少數數據時,可用文字表述,不必用表格。
若文字冗長、煩瑣,用表格表達更直觀、易理解,則應改文字為表格。
表與文字描述之間應不重復。
表隨文走,文先表后,表序與文中一致。
3.6.8.4 插圖
插圖:應主題明確,具有補充說明和提供實證的作用。應有自明性,不讀正文則可理解。
線條圖:應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橫、縱坐標齊全,且有量名稱(項目)及其單位符號,刻度分布均勻。
照片圖:主要部分應輪廓清晰、反差適中,應標注拍攝條件(染色方法、放大倍數等)。
插圖與表格、文字描述三者之間應不重復。
圖隨文走,文先圖后,圖序與文中一致。
3.6.8.5 名詞術語
應使用規范的名詞術語且用全稱,不使用臨床口語或簡稱(如“人流”“查體”等)。
全文名詞術語應統一、規范,不得前后不一致。
縮略語或簡稱在專業內公認時可使用;名詞全稱較長(多于4字)且反復使用(全文超過3處)時可使用,但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括號內注明縮略語)。
外文代號或簡寫應在文中首次出現在時寫出中文全稱及外文全稱。
應仔細核實外文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標。
3.7 志謝
一般單獨成段,不是文稿的必要組成部分。對例行的勞務一般不必專門志謝。
3.8 參考文獻
3.8.1 除個案、消息、簡訊外,一般均應有參考文獻,且應為作者最新閱讀過的、主要的、正式發表的、權威期刊的原始文獻,應多于15條。
3.8.2 私人通訊、未公開發表或非正式出版物上發表(論文集、報告等)的著作一般不作為參考文獻,若確有必要,可于文中敘述或注明。
3.8.3 應以近5年內公開出版的期刊、書籍為主,電子出版物或公告應有可供查詢的網址。
3.8.4 應逐條按國家標準或規范審核文獻,請作者補全缺項。
中國藥業雜志簡介
《中國藥業》雜志于1992年1月創刊,半月刊,大16開本,綜合性醫藥科技學術期刊。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國藥業雜志社編輯出版。
《中國藥業》雜志系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第一批學術期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首批允許發布處方藥廣告的醫學藥學專業期刊”,重慶市文化委員會期刊綜合質量考核“一級期刊”。
2 數據庫收錄
《中國藥業》目前被以下主要學術評價機構及數據庫收錄: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美國《化學文摘》(CA)來源期刊
◆ 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收錄期刊
◆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收錄期刊
◆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收錄期刊
◆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收錄期刊
3辦刊宗旨
宣傳食品藥品監管政策,傳遞醫藥科技研究成果,交流醫藥行業信息,傳播醫藥科技知識,指導醫藥行業發展。
4期刊定位
面向醫藥行業研發、生產、經營、監管單位,醫藥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醫院從業人員,開展學術科研成果交流。重點報道藥物研制與開發,制藥工藝革新,藥品質量控制,藥理學、毒理學與藥物相互作用研究,藥品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評價,藥物經濟學評價,臨床合理用藥與不良反應監測,科學監管理論與模式創新等科技論文,為食品藥品監管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5欄目設置與主要報道內容
《中國藥業》雜志設置有“專論”“研究”“藥事”“綜述”“個案”“簡訊”欄目。主要報道內容如下。
“專論”:專家述評;研究項目綜述;碩博論文開題報告;新藥評介;本刊關注的熱門話題等。
“研究”:實驗研究(基礎藥理學、實驗藥理學、藥劑學、中藥化學與藥理學等);檢驗檢測(藥物、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的質量檢驗檢測與分析等);臨床研究(藥物相互作用研究、臨床療效試驗、藥物經濟學研究等);管理科學(食品藥品監管領域政策、法規的系統研究,科學監管、監管模式的理論與創新研究,醫藥行業戰略規劃、熱點問題、發展路徑的深度研究等)。
“藥事”:監管實踐(食品藥品監管技術手段創新等);合理用藥(藥物管理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及適當性的監測、分析、評估及干預,處方、用藥醫囑點評及超常預警與干預,藥品不良反應分析與監測,臨床藥學監護等);藥房管理(藥房管理制度、技術的創新與實踐;藥學服務方法創新與實踐等);藥學教育(藥學學科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等)。
“綜述”:醫學、藥學、藥物相關新近研究概況與進展。
“個案”:臨床藥品不良反應個案。
中國藥業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國藥業參考文獻
多成分含量測定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評價不同產地大青葉藥材質量
目的建立大青葉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指紋圖譜,并測定大青葉藥材中4-羥基喹唑啉、2,4-羥基喹唑啉、丁香酸、色胺酮、靛藍和靛玉紅6種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譜柱為ShimadzuShim-packGIST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脫),流速為1.0mL/min,檢測波長為225nm(0~29min)、254nm(29~85min),柱溫為35℃;對10批樣品進行相似度分析和...
心脈通軟膠囊的質量控制及穩定性考察
目的建立心脈通軟膠囊的質量控制方法,考察其穩定性。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鑒別心脈通軟膠囊中的葒草、山楂葉和三七;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君藥葒草中的異葒草素、葒草素進行含量測定;運用加速試驗和長期試驗方法對心脈通軟膠囊的穩定性進行考察。結果薄層色譜法均檢出了心脈通軟膠囊中的主要藥材,異葒草素、葒草素的質量濃度分別在11.05~88.40μg/...
蠲痹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網絡藥理學分析
目的探討蠲痹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功效物質基礎和藥理作用機制。方法通過中藥系統藥理學分析平臺(TCMSP)檢索蠲痹湯全方11味中藥的化學成分、作用靶點和RA作用靶點,進而構建化合物-靶點-疾病網絡,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絡,研究蠲痹湯的作用機制。結果篩選得到146個化合物及相應靶點213個(包括148個RA靶點);PPI網絡關鍵靶點涉及腫瘤...
熱門評論
從投稿-初審-外審-副主編終審-采用通知共用時35天。感覺不是很難發表的,只要是符合中國藥業的要求,有一定的新意即可,審稿較快。從投稿到見刊不超過10個月。
感覺確實快,修改之前打過一次電話,編輯過提了不少的建議和寫作方法,很感謝,總之沒有經驗的第一篇文章竟然被錄用了,說明還是比較看重創新點,我的題目在知網上幾乎沒有相同的,最后,祝好~
十月份投的,審了一個半月,大修!修改后返回,半個月后錄用,編輯比較給力,文章要有新意,審稿意見要好好改,才有機會錄用!從投稿到收書都很順利,省了很多心思。下次發表還會找他們。
5月投稿,2個月后就返回修改意見,兩個評審人都說我的文章很有意思,寫作水平和邏輯都不錯,但都說缺乏屬于自己的亮點,編輯給了我大修。參考審稿意見,我認真的對文章進行修改,文章確實又大程度上的改變。返修回去,文章直接接收。推薦大家投稿.
中國藥業工作效率挺高,尤其是編輯部反應神速,必須贊一個。編輯部很用心,審稿專家認真負責,通過稿件修改,感覺自己的寫作水平在不斷提升,收獲很大。感謝編輯部,感謝審稿專家!大贊!
這個雜志是這方面比較權威的雜志,性價比挺高,審稿速度還挺快的,但是修改過程漫長,反反復復小修3次和校稿1次,最終錄用,編輯部老師比較負責。希望越辦越好!
投了以后流程很快,送出去兩位專家外審,提的問題都非常有建設性,修改后專家復審通過,很快就到了規范化修改階段,編輯老師非常認真,提的意見非常好,非常開心。
10月份投稿,期間通知小修一次,并給出詳細意見,12月1日終審錄用,該雜志的編輯審稿認真,打電話咨詢時態度熱情,每期刊登論文20篇左右,所以我覺得是個講求聲譽的好期刊。
中稿難度較大,需要有大的創新。但審稿比較負責,審稿意見也很詳細,審稿速度在國內算相對較快的了。我這次是被拒了后重投中了的,所以即使被拒也不要灰心,好好修改再投還是很有機會的。
收稿(07.22)——初審(07.26)——外審(08.16)——主編審(08.20)——退修(08.26)——錄用(09.02)中國藥業還是很正規嚴謹的,審稿專家的水平比較高。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