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下保留左結腸動脈的直腸癌D3根治術的爭議與體會
摘要: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直腸癌患者中,中低位直腸癌所占比例較高,約為 70%[1]。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當前治療直腸癌的最有效的措施。自 Heald 等[2]提出了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這一概念后,直腸癌的外科治療逐漸地規范化,并且在 TME 手術出現之后,直腸癌的術后復發率明顯降低,患者的5 年生存率也明顯提高。如今,直腸癌的 TME 原則已經得到了外科醫生的廣泛認可。但是,對于直腸癌患者腸系膜下動脈(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的處理方式仍有爭論,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 IMA 的結扎水平,另一方面是 IMA 根部第 3 站淋巴結的清掃。保留左結腸動脈(left colic artery,LCA)的同時清掃第 3 站淋巴結可以解決這一爭論,但是手術操作的難度較大。由于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普及,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已經成為直腸癌治療的標準手術,腹腔鏡技術的應用使保留 LCA 聯合第 3 站淋巴結清掃的直腸癌根治術更易實現。筆者就腹腔鏡下保留 LCA 的直腸癌 D3 根治術的爭議與體會進行綜述。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