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血小板活化釋放試驗監測阿司匹林的治療反應
摘要:目的建立一種新的血小板活化釋放試驗用于監測阿司匹林的治療反應。方法采用ARA活化抗凝全血中血小板,應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MPC的變化。抽取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標本,取血后迅速混勻,用于MPC、LTAARA和血小板CD62P表達的檢測,以優化檢測條件,包括ARA活化濃度(分別為0、0.5、1.0、1.5、5.0、10.0mmol/L)的選擇和ARA活化血小板時間的選擇(37℃水浴中5、10、20、30、40、50、60、70、80、90min);評價該方法的穩定性(取血后0、1、2、3h分別檢測)、重復性(MPC、LTAARA、血小板CD62P表達的檢測分別重復測定10次,計算批內及批間CV);并通過體外乙酰水楊酸試驗驗證該方法監測阿司匹林治療反應的可行性。ARA活化血小板后用CD曠PerCP和CD62P-PE標記,流式細胞儀測定CD62P,表達陽性的血小板百分率,對MPC與CD62P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選擇口服阿司匹林至少7d的患者為服藥組,共93例;選擇未口服或停止口服阿司匹林7d以上的患者為對照組,共100例。用該方法檢測服藥組與對照組患者ARA(終濃度0.5mmol/L)活化前后MPC的變化,并與LTAARA方法進行比較,評價該方法的準確性。結果ARA終濃度為0.5mmol/L時,血小板活化充分,MPC與血小板膜表面CD62P呈負相關(r=-0.755,P〈0.01)。37℃水浴活化30min后MPC達到穩定,取血后室溫3h內MPC保持穩定,新鮮全血MPC的批內CV為1.35%,固定質控全血批間CV為0.71%和0.74%。隨著全血中乙酰水楊酸濃度升高(0~6.95μmol/L),ARA活化血小板后MPC逐漸升高,CD62P逐漸減低,二者呈負相關(r=-0.765,P〈0.01)。服藥組MPC差值為(8.2±8.6)g/L,MPC變化率為(3.4±3.6)%,對照組分別為(37.4±10.3)g/L、(15.7±4.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1.522、22.409,P均〈0.01)。MPC變化率ROC曲線下面積為0.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