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護理對預防老年術后臥床患者血栓形成的血液流變學研究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穴位護理對老年術后臥床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以探究其對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選取2009年1~9月老年大手術后臥床患者160例,分為常規護理組(即術后按常規方法護理組)、補氣行氣組(即術后常規護理基礎上電刺激太沖+足三里穴)、活血滲濕組(即術后常規護理基礎上電刺激陰陵泉+三陰交穴)以及聯合穴位組(即術后常規護理基礎上電刺激太沖、足三理、陰陵泉和三陰交4穴)各40例,比較4組患者全血黏度、血漿黏度、D-二聚體、下肢皮溫及下肢周徑。結果常規護理組術后全血黏度值、血漿黏度值、D-二聚體值及下肢周徑值顯著高于其他3組;活血滲濕組與聯合穴位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D-二聚體值及下肢周徑值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老年術后臥床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陰陵泉+三陰交穴位電刺激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簡便、有效地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實用護理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