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琥珀的顯微形貌特征
摘要:琥珀是一種有機寶石,它在寶石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琥珀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寶石學特征及光譜特征,僅有較少的波羅的海蜜蠟和多米尼加琥珀微觀形貌特征,緬甸琥珀作為重要的琥珀來源之一,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以緬甸琥珀為研究對象,采用紅外光譜、掃描電子顯微鏡等測試方法對其顯微形貌特征進行觀察,分析了緬甸蜜蠟致密程度的影響因素,推測了緬甸根珀結構的形成原因、棕珀流淌紋紅色斑點的形成機制。結果顯示,緬甸根珀結構可分為致密和疏松兩大類,致密結構表現為棉絮狀、纖維狀特征;疏松結構呈斑駁狀特征。在緬甸根珀的顯微結構中均可觀察到不規則排列的橢圓狀氣泡分布在片狀基質中;致密結構根珀中氣泡大小均勻,同時還可觀察到均勻分布的直徑為10~30μm的空管,沿空管周邊可見氣泡聚集現象;疏松結構根珀中氣泡分散且大小不等,小氣泡直徑為1~2μm,大氣泡直徑可達到11μm。實驗結論:(1)氣泡面積所占的比例及氣泡分布的均勻性與根珀的致密結構呈正相關關系,即氣泡面積比例越大,氣泡直徑越小,分布越均勻,根珀結構越致密,反之則疏松;(2)依據氣泡的形態、大小和分布特征,推測緬甸根珀中的氣泡與自身攜帶的萜烯類揮發組分有關;(3)致密結構根珀中的空管,形態似龜裂紋,成因可能與樹脂在差異性、階段性分泌時因快速凝固產生細小的龜裂紋有關,氣泡可沿壓力低的裂隙通道逃逸并富集;(4)緬甸琥珀中特征的褐紅色點狀包裹體以浸染形態存在于琥珀基質中,并未發現前人報道的外來物質,而是在紅色斑點分布區域具有鱗片狀結構,且與周圍的致密片狀結構有明顯的差異,推測紅色點狀包裹體的成因可能與琥珀中的揮發成分的差異有關,且紅色點狀包裹體形成的流淌紋也是揮發組分沿一定方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寶石和寶石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