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細胞系染色體核型的檢測和分析
摘要:[目的]檢測和分析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染色體核型,探討染色體變異與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基因組變異的關系,及其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方法]18例來源于頭頸部不同位置的鱗狀細胞癌細胞系進行細胞培養,收集分裂中期細胞,進行染色體"G"帶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來源于頭頸部正常上皮組織細胞作為陰性對照。[結果]4例對照組上皮細胞均表現為人正常染色體核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細胞系核型主要表現為大量復雜的染色體結構重排和數目改變。(1)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染色體核型主要表現為染色體成分/數目的丟失;(2)染色體/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現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體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體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體斷裂點位于著絲粒區域。[結論]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染色體畸變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規律可循的。染色體數目、結構的不斷變異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擴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這種多基因改變的不斷積累促進了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發生及發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大連醫科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