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斷裂帶的幾個關鍵問題探討
摘要:郯廬斷裂是中國東部的一個巨型斷裂,目前關于郯廬斷裂的幾個關鍵問題仍存在較大爭議:一是郯廬斷裂的長度;二是郯廬斷裂的走滑距離和走滑深度;三是郯廬斷裂的形成與活動時間;四是郯廬斷裂與膠東金礦的關系。基于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研究結果,結合近期郯廬斷裂帶區域高精度石油地震勘探資料和地質測年資料,通過大地構造演化史恢復說明,郯廬斷裂的雛形出現在中生代的中央造山帶東段,走滑開始于新生代初期,大規模平移走滑發生在45~24Ma,并持續活動至今。郯廬斷裂總體左行走滑量約為760km,總長度約為3000km。對于膠東金礦,郯廬斷裂主要是一個改造斷裂。郯廬斷裂帶的形成和演化與中新生代歐亞板塊東緣的構造環境變化密切相關。研究結果為中國東部大地構造動力演化及成礦過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黃金科學技術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