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在診斷糖尿病中的意義——過去、現在和未來
摘要:糖尿病是一種合并多種并發癥的慢性代謝疾病,是引起患者工作或生活能力喪失、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達9.7%,患者數量位居世界前列。糖尿病一旦出現慢性并發癥后,往往醫療花費巨大,而治療效果甚微: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極為重要。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診斷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無論是檢測FPG還是進行OGTF均有時間及采樣要求,需要空腹或多次取血,受試者的依從性較差,限制了其在臨床的廣泛應用,使得相當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時診斷:HbA1c作為評估患者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臨床指標,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密切相關。由于HbA1c的檢測方便、易行,不受進餐時間以及短期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變異性小,所反映的血糖狀況相對穩定,故近年有部分專業學術組織將其引入到糖尿病的診斷領域,為臨床醫生提高糖尿病的診斷效率提供了新的補充方法。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