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關于美國針灸醫學發展的對話(一)
摘要:記錄李永明在美國中醫學院博士班講課期間與鞏昌鎮就李永明的針灸理論展開的一系列關于美國針灸醫學發展的對話。該部分討論了“氣球理論”、“硬針灸”與“軟針灸”、泛穴現象、宋氏肥大細胞理論等。“氣球理論”將針灸治療產生的效果分為5個層次:自愈效果、安慰劑效應、心身療法、針刺非特異穴效果、針刺特異穴效果。依據“氣球理論”,有利于設計合理的臨床試驗,解答針刺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療效問題,有利于提高針灸臨床療效。區別“硬針灸”和“軟針灸”,有利于對臨床試驗結果做出正確的解讀,有利于選擇最佳的針灸療法。根據臨床現象和隨機對照試驗提出泛穴現象,其指針刺人體非特異穴位會產生一定的針刺生物學效應或起到一定治療作用。泛穴現象不否認傳統穴位的特異性,與以痛為腧不矛盾。宋氏肥大細胞理論可能是針灸穴位的細胞生物學基礎,肥大細胞分布與經典穴位分布、微針系統穴位分布有高度相關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醫藥導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