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優化實現雙室再同步的雙腔起搏系統
摘要:應用三腔起搏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設置短而固定的房室間期(AVI),廢棄了房室結生理性房室延遲功能;另外,右室起搏非生理性,而且植人右室電極不但增加患者及術者X射線暴露及手術難度,還干擾三尖瓣閉合引發三尖瓣返流,可導致心室結構及功能的損害,如果雙室再同步的獲益不能抵消這些損害,將可能導致CRT無應答。最后,三腔起搏要求100%雙室起搏,較為耗電,且其價格超過雙腔起搏器的2倍以上,尤其在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及地區,很多患者常因經濟原因不得不放棄昂貴的CRT。通常伴有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CLBBB)的CHF患者,其房室結及右側希一浦系統傳導正常,無需起搏右室,提示可研發一種雙腔起搏器,通過單左室起搏與從右側希一浦系下傳的自身激動融合即可實現CRT。該雙腔起搏系統由硬件及軟件兩個系統組成,其中硬件系統包括雙腔起搏器脈沖發生器、右房及左室兩根電極。軟件系統包括①基于心房一心房間期推導右房一左室(RA-LV)間期的算法;②優化左室優先系數ε(默認值為0.55);③基于RA—Lv問期優化起搏器AVD的算法,即AVD(n)=RA(n)-LV(n)間期×ε。該自動優化實現雙室再同步的雙腔起搏系統可代替目前的三腔起搏系統,對節約有限的醫療資源及向發展中國家及地區推廣具有重要意義及應用前景。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