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條紋葉突變體wsl7的表型鑒定及候選基因分析
摘要:[目的]水稻白條紋葉突變體是一種可利用的種質資源。通過對突變基因的定位,可將白條紋葉性狀作為一種隱性標記導入到不育系中,在保證雜交種純度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方法]從秈稻品種‘93-11’的化學誘變突變體庫中發現1個水稻白條紋葉突變體white striped leaf7(wsl7)。利用wsl7與‘02428’雜交構建F2群體進行遺傳分析及基因定位。[結果]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wsl7在幼苗期表現出葉片白條紋的表型且光合色素含量較野生型極顯著下降,以3葉期最明顯。5葉期以后葉片開始由下向上轉綠。低溫處理條件下,wsl7白條紋葉表型較正常溫度處理更為顯著。透射電鏡觀察發現,突變體葉綠體觀察不到明顯的類囊體片層且出現大量空泡狀結構。遺傳分析表明,該突變性狀受單隱性核基因控制。利用混合群體分離分析法(BSA)將該基因初步定位于第6號染色體上。進一步通過開發分子標記和擴大群體進行精細定位,將基因縮小到72.3kb。經測序發現wsl7突變體中1個編碼線粒體載體蛋白基因的3個外顯子發生單堿基缺失,導致編碼蛋白翻譯提前終止。[結論]水稻突變體wsl7的白條紋葉性狀由6號染色體上的1個編碼線粒體載體蛋白基因突變所致。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南京農業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