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業科學詳細信息
中國農業科學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中國農業科學投稿要求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投稿須知:
1、《中國農業科學》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中國農業科學》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簡介
《中國農業科學》自1960年創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主辦的綜合性農牧業科學學術刊物,CN:11-1328/S,ISSN:0578-1752。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主要交流該領域的最新發展與實時熱點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主要發表我國農牧業科學在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重要科研成果和專題報告及各學科研究進展綜述等,讀者對象為農牧業科技工作者、農業院校師生和農業管理干部。
中國農業科學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國農業科學參考文獻
谷子類受體蛋白激酶基因SiRLK35 在水稻中對鹽脅迫的響應
【目的】鹽脅迫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而作物的耐鹽性受特定基因的調控。在前期獲得谷子類受體蛋白激酶基因SiRLK35過表達水稻株系的基礎上,擬結合植株在鹽脅迫下的表型,對部分鹽脅迫指標及響應基因的表達模式進行檢測和驗證,解析谷子SiRLK35參與鹽害響應的可能機制。【方法】選取谷子SiRLK35過表達水稻株系,分別為過表達株系(over-expression,O...
NaCl 處理谷子萌發期種子的轉錄組學分析
【目的】谷子具有抗旱、耐貧瘠的特性,逐漸成為研究禾本科作物的模式作物。本研究以前期篩選并獲得的谷子耐鹽品種和敏感品種為材料,通過RNA-Seq測序篩選鑒定谷子的鹽脅迫響應基因,揭示其響應鹽害機制,為培育谷子抗鹽新種質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對14個谷子品種進行了萌發期抗鹽篩選。谷子不同品種的種子經150 mmol·L-1NaCl處理萌發培養7 d后,...
谷子NADP-ME 的鑒定及其對逆境脅迫的響應
【目的】鑒定谷子NADP-ME家族成員,研究不同成員對非生物逆境脅迫的響應,為揭示SiNADP-ME在谷子逆境應答信號途徑中的作用奠定基礎。【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鑒定谷子基因組中的NADP-ME家族成員。采用GSDS2.0、plantCARE、Clustalx、MEGA6.0等軟件及網站ExPASy對鑒定成員蛋白和基因序列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采用qRT-PCR方法檢測SiNADP-ME在苗...
禾谷類雜糧作物耐逆和栽培技術研究新進展
禾谷類雜糧作物谷子、高粱、黍稷等是旱作生態農業的主栽作物,也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載體作物,在膳食結構多樣化和人民健康保障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禾谷類雜糧多栽培在旱薄地、鹽堿地和糧食主產區的邊際田塊,品種的耐逆性尤其重要。本文作為本期《中國農業科學》20篇禾谷類雜糧的抗旱耐鹽和栽培耕作技術研究文章的導讀,在對谷子高粱和黍稷...
熱門評論
這個咋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雜志之一。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是在該雜志上發表的,當時對我是個鼓勵。目前又投了一篇被錄用。這個雜志盡管是個普刊,但審稿很快,以質量取勝,值得一投。
8月份投的,9月份給初審結果,因為個人原因,直到10月份我才修改完外審專家的意見,意見很多說的也很犀利,一針見血。中國農業科學雜志對文章質量提升幫助很大。修改完投出去半個月給了意見,已經錄用。祝大家投稿成功.
這本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值得看。質量好,價格便宜,超級劃算。實惠。好。包裝不錯,整體感覺好,性價比高,紙質不錯,贊一個。服務周到,值得信任的喲!下次還來這訂。
前前后后修了兩次,感覺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編輯比較負責、有耐心。我每次修改后都次日修回,中國農業科學雜志編輯也很給力的及時送審。這是一個很值得投的雜志。
4月10號晚上投稿,11號早上收到確認回復,12號早上收到錄用通知,對審稿速度直接無語,7個月左右見刊,,對版面費更是無語。
一般中國農業科學雜志一周左右就能知道送不送審。過主編的關不太容易,送審后錄用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我的十天就給審稿意見了,大修。對審稿人意見回復寫了很長很詳盡。提交后,四五天接收。
初審大概一個月,然后是外審,非常快,不到一周就返回了審稿意見,編輯部老師給的是修后再審。復審時專家很認真,很不容易的發現的拼寫都給指出來了,對于論文質量的提高非常有幫助。編輯部老師態度很優雅,總體來說,從投稿到錄用大概2-3個月左右,還是很快的,有創新的論文容易錄用。
最近的文章剛被接受,審了四個月才有結果,還是打電話管用,建議各位在投稿后半個月就打電話或給審稿專家發郵件,這樣估計一個月就能出結果,好像雜志的編輯很忙,每個稿件他都要處理,所以大家也應該理解,打電話時對方態度很好,也會幫你催稿,很負責人.
11月投的,到12月就收到錄用通知。中國農業科學雜志還不錯,專業性比較強,基本都是這方面的論文。只要寫的好,不要什么基金支持,也可以發。
我們課題組先后投了兩篇論文,內容是不一樣的,審稿很慢,期間換過很多審稿人,看系統的提示,好像審稿人沒有給出審稿意見,才不停換審稿人。這兩篇論文都是審了將近6個月,最后才給審稿意見,拒搞。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