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脫貧的鄉村合作治理問題研究——基于五省1218戶農戶的調查與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精準扶貧瞄準目標偏差、脫貧績效邊際遞減、返貧時有發生等一系列新問題的出現,有效扶貧脫貧對當前的鄉村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合作治理理論,探討鄉村治理結構的轉變對農戶脫貧的影響。第一,組織參與的治理方式能夠提高村莊治理的有效性,對促進農戶收入增長進而促進農戶脫貧的影響最為明顯。第二,政府主導的治理方式對農戶脫貧的影響較大,但在我國貧困地區的作用并沒有顯現出來,貧困地區的政府功能轉變和服務型政府建設迫在眉睫。第三,農民自治對農戶脫貧的影響明顯但作用最小,可能原因是受參與機會和渠道的制約。基于鄉村多主體治理的復合型扶貧脫貧途徑,從治理理念以及體制機制層面提出了促進農戶“內生型”脫貧以及"主動”脫貧的建議。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農村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