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苷磷酸化酶rs11479位點多態性對術后結直腸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濱為基礎輔助化療療效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的基因變異對術后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輔助化療療效的影響。[方法]納入198例術后接受輔助化療的結直腸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術后癌組織標本進行TYMP基因rs11479分型及TYMP基因表達測定。Rs11479位點的基因型和其他變量的相關性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不同基因型的TYMP mRNA表達通過非參數檢驗分析,基因型和預后的單變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過Cox風險比例模型對其他變量進行校正。[結果] TYMP基因rs11479位點在CRC患者中的突變頻率為:CC型126例(63.64%),CT型61例(30.81%),TT型11例(5.55%),最小等位基因頻率為0.21,三種基因型分布頻率符合哈迪溫伯格平衡(P=0.323)。在預后比較上,將CT型和TT型患者合并,單變量的生存分析結果顯示:野生型的CC型患者無復發生存(DFS)顯著低于攜帶突變基因的CT型和TT型患者(P=0.002)。經多變量Cox模型校正之后發現CC基因型患者的預后影響意義依然存在(P=0.012)。87例癌組織標本的mRNA表達分析中發現,突變的CT或TT型患者相對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組織中TYMP的mRNA表達明顯較高(P=0.019)。[結論]在結直腸癌患者中,TYMP基因rs11479位點可能通過影響TYMP基因mRNA的表達從而使更多的卡培他濱代謝為5-Fu進而使CRC患者從卡培他濱的治療中獲益。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腫瘤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