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地區南北兩個風暴源地中風暴的結構和動力學差異
摘要:基于歐洲中心中期天氣預報再分析資料(ERA-40),使用渦旋追蹤和合成技術、多尺度子空間變換以及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東亞地區南北兩個風暴源地中風暴的差異。結果發現,南、北兩個源地風暴在結構上和內部動力過程上均存在著顯著不同。南支源地(40°N以南)風暴底層比高層強,與線性斜壓模式中的最不穩定模態結構相似;而北支源地(40°N以北)風暴則正好相反,與下游發展理論所描述的斜壓波結構相似。并且發現,南支源地風暴的非地轉風場比北支源地風暴的強。能量學診斷結果顯示,南支源地風暴的能量源除了斜壓不穩定外,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正壓不穩定,而北支源地風暴中則是存在弱的動能逆尺度傳輸。此外,南支源地風暴的浮力轉換和非絕熱做功均比北支源地風暴的強,其主要原因是南支源地風暴的垂直運動更強,風暴中的水汽更加充足。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氣象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