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學報投稿地址
氣象學報詳細信息
氣象學報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氣象學報投稿要求
氣象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1、《氣象學報》來稿要求論點明確,內容充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練。全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郵編、摘要、關鍵詞(3~8個)、正文(包括必要的圖表)和參考文獻等。以上內容除正文文字外,均須中英文對照。在文稿首頁腳注處標明基金資助、獲獎項目或重大課題;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學位、職稱、研究領域和電子信箱。
2、《氣象學報》來稿一律寄交編輯部,勿送個人。稿件一式兩份,并自留底稿。請在不大于A4幅面的紙上用不小于5號字單面打印文稿,同時寄送電子文本。
3、文章摘要應說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
4、文稿書寫要工整,用字規范,標題層次分明。章條序號用1,1.1,1.1.1…3,3.1,3.1.1…表示。
5、數學公式、物理量的符號和單位應符合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和單位》要求:量符號、代表變動性數字的符號以及坐標軸的符號均用斜體表示;矢量、張量用黑斜體表示;量符號的下標,若是變量用斜體表示,其他情況則用正體表示。量符號盡量用一個字母(特殊情況除外)表示,在文稿中首次出現時,必須給出量的名稱及單位。
6、科技術語和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如系作者自譯的新名詞,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現時請給出外文原詞。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國際符號表示。
7、插圖用繪圖紙清繪,墨色要黑,線條均勻,圖中文字、符號與正文一致。計算機繪圖,必須使用激光印字機繪制出線條光潔、文字清晰的圖。圖中若有中國地圖,國界必須與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一致,中國全圖上切勿漏繪臺灣和南海諸島。插圖尺寸不超過210mm×290mm幅面。文稿中應留出插圖的位置,插圖中的文字、圖題、圖例均用中英對照。標全坐標軸的英文物理量名稱(或符號)與單位。
8、附表請使用三線表,列于正文的適當位置,表的結構要簡明。表內各欄目中參量符號之后注明單位(同插圖)。
9、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文獻序號以文中出現先后順序編排。期刊書寫格式為: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號):頁碼;圖書書寫次序為: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全書頁碼(××pp)。
氣象學報雜志簡介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氣象學報》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氣象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25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2006/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氣象學報》以氣象及水文、海洋、環境等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氣象學報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氣象學報參考文獻
一次冬季江淮氣旋逗點云區的雷達回波和氣流結構分析
2016年2月12-13日,受冷空氣和江淮氣旋暖鋒鋒生影響,山東出現一次極端暴雨雪天氣過程,全省有42個站的降水突破同期歷史記錄。采用多種觀測以及WRF模式模擬的熱力學變量,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氣流軌跡模式(HYSPLIT v4.9),分析了氣旋逗點云區云系的演變特征、降水不同階段氣旋逗點云區氣流結構和軌跡特征。結果表明:(1)江淮氣旋逗點云區由4條帶...
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熱含量對華西秋雨的影響及可能的物理機制
利用1971—2012年氣象臺站逐日資料,綜合考慮降水量、降水日數及日照時數計算華西秋雨強度,結合不同深度海溫資料,研究了華西秋雨強度與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熱含量年際變化的聯系,并討論了其可能的物理機制。結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關鍵區(5°S—5°N,130°—160°E)熱含量變化與華西秋雨強度有顯著正相關關系,當前期關鍵區熱含量偏高(低)時...
兩類厄爾尼諾事件對中國東部冬季氣溶膠的影響
利用MERRA-2再分析氣溶膠光學厚度及氣象觀測資料,在剔除人為排放長期變化產生的氣溶膠光學厚度擾動的基礎上,從氣候學角度探討了兩類厄爾尼諾事件對中國東部冬季氣溶膠的影響。結果表明,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使絕大部分區域氣溶膠光學厚度呈正異常分布,尤其對華北至東北的氣溶膠污染加劇作用顯著;而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使氣溶膠光學厚度異常由南至...
基于新監測指標的江南入梅早晚的氣候特征及影響系統分析
利用中國氣象局2014年的《梅雨監測業務規定》中的入梅日期資料、NCEP/NCAR再分析資料及NOAA海溫資料等,重點研究了1951—2015年江南入梅早、晚的氣候特征,及其與同期(5—6月)大氣環流及前期海表溫度變化的關系。結果表明,近65年來江南入梅日具有顯著的年際變化特征,入梅平均日期為6月8日,最早和最晚相差47 d。入梅日主要出現在6月,占80.0%。...
東亞地區南北兩個風暴源地中風暴的結構和動力學差異
基于歐洲中心中期天氣預報再分析資料(ERA-40),使用渦旋追蹤和合成技術、多尺度子空間變換以及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東亞地區南北兩個風暴源地中風暴的差異。結果發現,南、北兩個源地風暴在結構上和內部動力過程上均存在著顯著不同。南支源地(40°N以南)風暴底層比高層強,與線性斜壓模式中的最不穩定模態結構相似;而北支源地(40°N以...
熱門評論
很滿意商品,我還奇怪了呢,前幾天才買的今天怎么就到了,所以物流速度很快,快遞員態度很好,我前幾天想要退款重新寫地址,但是賣家直接就給我處理了,避免了很多麻煩,很有效率,賣家的態度也特別好,書里面一共附贈一張卡片和一張報紙,很精美。好評!
初審退修,再投,兩個審稿人給的意見是修改后終審,返修后編輯通過初審,主任復審,采用。真心感覺雜志的編輯老師特別Nice,很好,細心、專業。認真按照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很重要!
3月初投稿,2個月后就返回修改意見,兩個評審人都說我的文章很有意思,寫作水平和邏輯都不錯,但都說缺乏屬于自己的亮點,編輯給了我大修。參考審稿意見,我認真的對文章進行修改,文章確實又大程度上的改變。返修回去,文章直接接收。
等待總是那么讓人期待,還好專家們意見給的挺好,蠻專業,改過之后,很快就收了。編輯部給的小修審稿人提的意見比較實在,感覺這個期刊的人員都是很專業的。
每次一到手就愛不釋手,一口氣想把他看完。就像一株忘憂草,整天沒有了憂愁,沉浸在快樂之中。確實非常不錯,第三購買!個人覺得不錯!我每月都非常期待。
28天收到退修通知,修改意見巨詳細,巨詳細!修完后編輯部對文中某個點不明白,專門打了電話來詢問,工作人員態度相當好。過了4天(期間有個周末)收到第二次退修通知,修完后發過去,不到一個小時就錄用了。
讓我受益匪淺,其選材合適,題目新穎,格調高雅,內容充實,富有層次,我的內心生發出一種深深的震撼,它是我的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很好的一本地質雜志,挺新的,非常好,內容很好,很豐富。投稿網的包裝也很到位,不錯。性價比高,值得入手!很不錯,正版。好評,超值。很愉快的一次網購。
我投了一篇關于遠程開放教育實踐與探索的文章,對于文章的修改出了一點小意外。打電話聯系了編輯部,編輯老師超熱心的給我講解。每次打電話編輯部老師態度都非常好,祝氣象學報越辦越好!
1月15日投稿,30日外審結束,審稿速度真的是很快,雖然稿子被退了,但還是要給編輯部老師點贊,第一高效,第二審稿意見很詳細、很有針對性、對論文寫作和以后的修改方向大有幫助,非常感謝編輯部老師的指導!~!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