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寄語
摘要:東莞謝崗鎮黎村的羅公祠,這樣的宗族祠堂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數以千計,遍布每個村莊。它們是中國數千年宗族社會穩定的結構基礎,亦是構建韌性社區的關鍵性基礎設施。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些宗族祠堂從房屋選址、布局到結構設計,都體現了抗震、抗風、防火、防洪等生態韌性智慧。圖片中的門檻被設計成水閘,是應對珠江三角洲一帶季風性氣候和極端氣候的一種彈性機關。相較于當代工業文明下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建造的防洪堤,這種簡單而投入甚微的傳統設計具有更好的韌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景觀設計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