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的臨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 觀察國人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PIC)的臨床特征.方法 回顧分析經眼科常規檢查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確診的75例PIC患者112只眼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規檢查及FFA檢查,其中28例患者同時進行了吲哚青綠血管造影(ICGA)檢查.采用VISUPAC 3.3軟件在FFA檢查動靜脈早期圖像中進行測量,確定病灶大小.結果 患者中男性21例,占28%;女性54例,占72%;男女患者比率為1:2.6.首次出現癥狀的發病年齡為17~61歲,平均發病年齡32歲.伴有近視者60例87只眼,分別占所有患者和患眼的80%和78%.其中,輕度近視者8只眼,中度近視者22只眼,高度近視者57只眼.分別占所有患眼的7%、20%、51%.雙眼累及者37例,占所有患者的49%.PIC活動病灶表現為視網膜下的黃白色奶油狀病灶,直徑20~500μm,FFA檢查結果顯示,動脈期或動靜脈早期多表現為強熒光,晚期染色,或伴輕度滲漏;萎縮病灶表現為視網膜下的組織鑿除狀病灶,直徑50~2000 pm,可伴不規則的色素增生.病灶僅位于后極部者106只眼,占所有患眼的95%.病灶數1~56個,其中≤10個者84只眼,占所有患眼的75%.并發脈絡膜新生血管(CNV)70只眼,占所有患眼的63%;視盤水腫3只眼,占所有患眼的3%.FFA晚期視盤染色3只跟,占所有患眼的3%;節段性視網膜靜脈炎2只眼,占所有患眼的2%.結論 PIC主要累及伴有中高度近視的青年女性,以后極部多發的黃白色點狀病灶或(和)色索性小萎縮灶為特征.CNV是常見并發癥.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華眼底病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