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老年學投稿地址
中國老年學詳細信息
中國老年學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中國老年學投稿要求
《中國老年學雜志》(ISSN1005—9202,CN22—1241/R)創刊于1981年,原名《老年醫學雜志》,1983年更名為《老年學雜志》,1994年更名為《中國老年學雜志》,是中國創刊較早,惟一囊括老年醫學、老年生物學、老年心理學和老年社會學的老年學綜合性國家級學術期刊。
一、報道內容、刊期及欄目設置
主要刊載老年醫藥學(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流行病學、藥學、中西醫結合診治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兼顧老年社會學(人口老化、健康老齡化、老年教育及養老服務等)、老年心理學、衰老生物學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述評、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調查研究及綜述等欄目。本刊為半月刊,每月10、25日出版。
歡迎下列稿件:①未公開發表的(包括學位論文);②老年學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中西醫結合方面的新成果與新進展;③老年學領域的國家、省、部級基金項目論文;④老年流行病學研究成果及數據資料;⑤有關老年學的綜述、講座、專題筆談、會議紀要、老年臨床醫學經驗、臨床病理討論、學術動態和會議消息等;⑥我國參加國際老年學學術會議的重要論著;⑦有關國外老年學研究進展的介紹。
二、來稿要求
1 文稿 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并做統計學處理。文字不少于6000字。研究對象應為≥60歲老年人,基礎研究應以老年動物為實驗對象,以突出老年人疾病特點。
2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主題。除公知公用者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依次排列,并在姓名右上角標注單位序號、首頁腳注給出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性別、出生年、學位、技術職稱、是否碩士生或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及作者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隨時可聯系上的電話、電子郵件(E.mail)等。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確定一名能對該論文全面負責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應在投稿時確定,如在來稿中未特殊標明,則視第一作者為通信作者。
4 基金項目 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國家、省部級等基金項目或攻關項目,應將項目及編號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例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9820229),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對已獲獎項的論文,請附寄獲獎證書復印件。
5 摘要 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文摘的書寫要求詳見國標GB6447.86。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符)、單位名稱、所在省份、城市名、郵政編碼。英文摘要中應列出前3名作者的姓名。
6 前言 前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是論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必須包括兩方面內容:①本研究選題依據的由來,給出既往研究的背景資料,指出尚存在的知識空白點、疑問處或爭議面,并以角碼形式給出最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獻出處。前言中不應只有“....··(本課題)國外剛剛報道”,“國內研究報道不多”之類空泛無物的敘述,而要給出實際內容。驗證性研究是大量的論文來源,其前言應給出驗證的理由、驗證什么或用什么新方法驗證;驗證性研究不應是簡單地原水平重復,也可能有新發現,得出新結論,引發新爭論,使知識深化。②針對上述給出的背景資料,或待填補空白,或待解答疑點,或待解決爭論,或待驗證,強調本研究的創新點所在,前言行文要開門見山,精要簡練。更不要敘述本專業普通知識,所占篇幅較小,通常為300~500字。
7 中國圖書分類號 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按照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或第5版)標出。
8 文獻標識碼 共分5類,以A、B、C、D,E標識: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D—一般動態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不屬于上述各類的文章及文摘、簡訊、補白、廣告、啟事等不加文獻標識碼。
9 關鍵詞 論著需標引3~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關鍵詞間用分號(;)分隔。關鍵詞第1個字母大寫。
10 醫學名詞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11 圖表 每幅圖表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全文只有1幅圖或表時,圖或表序寫作圖1或表1。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以數字1,2···表示,不可漏項,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線條圖以計算機制圖,高寬比例以5:7左右為宜。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注明出處,并附版權所有者同意使用該圖表的書面材料。
12 計量單位 執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ng/(kg·min)的形式。血壓及人體壓力計量單位恢復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時應注明mmHg與kPa的換算關系(1mmHg=0.133kPa)。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單位可只寫1次,即加圓括號將數值組合,置共同的單位符號于全部數值之后。例如:75.4ng/L±18.2ng/L可以寫作(75.4±18.2)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字。
13 數字 執行GB/T 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后超過3位數字時,每3位數字1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數字與單位間亦空1/4個漢字空,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及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應寫成5%~95%、50.2%±0.6%及4cmx3 cmx5cm。
14 統計學 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和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2.28),并盡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如P=0.023);當涉及總體參數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對于服從偏態分的定量資料,應采用M(Qn)方式表達,不應采用x±s方式表達。對于定量資料和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前者不應盲目套用,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應盲目套用x檢驗。使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一律用斜體。
15 縮略語 文題中一般不使用縮略語,文中盡量少用。必須使用時于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后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縮略語。
16 參考文獻 按GB7714.87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依次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右上標),并排列于文末。在表格或插圖說明中引用的文獻,亦應按照該表格或插圖在正文中首次出現的順序依次編碼。未發表的內部資料不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et al)。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并以實心點“.”結束。期刊類文獻文題后標注[J),圖書類文獻文題后標注[M],參考文獻必須與原文核對無誤。期刊及圖書類文獻需按下例格式著錄,不得缺項:
1
李曉飛,丘少鵬,陳煒,等.Raz術式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17(5):343—4.
2 Kilicarslan H,Guvenal T,Ayan S,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s of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techniques performed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Int J Urol,2003;10(1):126-30.
3 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10—2.
4 Vagenakis AG. Alternations of thyroid function in non-thyroid illness: the "euthyroid sick" syndrome. In: Grossman A.Clinical endocrinology[M). 2nd ed. London:Blackwell Seience,1998:383-91.
17 來稿需附單位推薦信 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及無學術不端、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未以任何語種公開發表、最終確定署名排序并無爭議、稿件內容涉及醫學倫理學已獲得批準等項。如稿件有課題資助,需附上項目資料,并確定真實參與課題工作。并授權《中國老年學雜志》將論文利用后發布到論文數據庫。
三、稿件采用與否,均由本刊編委會最后審定
本刊在收到稿件后會及時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由編輯部退修給作者進行修改補充后,按要求修回時間將退修單與修改稿返回編輯部。有關稿件的一切事宜均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聯系。
四、來稿文責自負
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對作者來稿將于3個月左右給出明確的取舍答復,作者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作者請自留底稿,本刊對來稿有文字刪改權,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件逾期6個月后將視為自動撤稿。
五、版面制作費用
稿件確認刊載后需按通知數額支付版面制作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版面制作費及彩圖印制費由作者單位從課題費、科研費用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本刊錄用的稿件,均以印刷、光盤《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網絡版(中國期刊網等)同時刊發。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2冊。
中國老年學雜志簡介
《中國老年學雜志》(ISSN1005-9202,CN22-1241/R)創刊于1981年,原名《老年醫學雜志》,1983年更名為《老年學雜志》,1994年更名為中國老年學雜志,是中國創刊較早,唯一囊括老年醫學、老年生物學、老年心理學和老年社會學的老年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載老年醫藥學(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流行病學、藥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兼顧老年社會學(人口老化、健康老齡化、老年教育、養老及社區服務、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學、衰老生物學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調查研究、經驗交流、綜述與述評等欄目。伴隨著老年學科的不斷發展,為滿足學術成果報道的需要,充分發揮學術期刊體現科研成果和轉化生產力的作用,中國老年學雜志經歷了創刊初期1981~1982年的半年刊,1983~1987年的季刊,1988~2002年的雙月刊,2003~2006年的月刊,及自2007年至今的半月刊,欄目設置上力求既保證刊載內容的穩定性、連續性,又加強靈活性。多年來,中國老年學雜志傳承著及時傳播及交流老年學重大科研成果的宗旨,及時報道了大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科技發展規劃(“86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等項目的立項課題研究成果。中國老年學雜志現有印刷版、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網絡版[中國期刊網(CNKI)等]三種版本同時發行。?
一、本刊編委會及編輯隊伍
本刊編委會薈萃了國內老年學領域的一流人才,其中有院士2名,他們是老年學各分支學科的帶頭人,直接領導著各重點、開放實驗室的科研工作,主持著各分支學科的國家研究課題。本刊編委會自1981年組建以來,歷屆編委會指導本刊堅持和把握正確的辦刊方針,推動雜志版面與內容的改革與調整,鞏固和加強本刊與我國老年學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密切聯系,加大對老年學研究成果的宣傳報道,對于雜志的各項工作,均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咨詢、參謀和支持作用。本刊有近300人的編委、通訊員隊伍,他們來自全國各大醫學院校、科研機構, 遍布北京、廣東、湖南、遼寧、河北、上海、山東、黑龍江、河南、天津、陜西、吉林、江蘇、湖北、甘肅、海南、新疆等省市。依靠同專家交流和推薦審評稿件使本刊能及時報道老年學的前沿,熱點課題的最新研究成果,使雜志成為國內外老年學專家推崇的高層次學術期刊之一。
編輯部現有編輯共12人,包括專職編輯8人(2名編審,2名副編審,4名編輯),其中4人為碩士研究生,1人為博士研究生;兼職編輯4人(其中3人為編審,1人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期刊整體規劃,欄目設置,制定報道重點,組稿約稿,特別是及時跟蹤報道國內的自然科學基金、重大攻關項目及省部級的重大項目課題成果,無論在專業知識結構、文字編輯加工、外語水平等方面都有較深的功底。編輯人員被評為吉林省第一屆優秀編輯1人次,獲吉林省期刊優秀作品編輯獎12人次,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先進個人4人次。
編輯部注重對編輯人員素質的提高,全面貫徹執行期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認清當前科技期刊的發展形勢,更新觀念,堅定信心,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樹立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增加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形象意識、競爭意識;將創精品期刊,辦出專業特色為工作目標。編輯部內部實行崗位責任制,同時也相應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獎懲辦法,重新修訂、完善和明確了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使所有的工作獎懲考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較好地調動了編輯人員的積極性,激發和增強了內部活力,有效地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編輯部有計劃地主辦學術會議及稿件管理、初審、外審、退修、編輯校對等日常工作。編輯部通過電話、寫信及Email等各種途徑與編委保持聯系,及時聽取專家的意見和批評,不斷改進雜志的編輯出版工作。為擴大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氣氛,通過舉辦數屆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創造編者與讀者、作者溝通的機會,擴大雜志的社會影響。?
二、獲獎情況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年9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版(第8版)。2018年8月2日,谷歌學術發表了2018年學術期刊和會議影響力排名,谷歌學術影響力排名中文期刊領域中,《中國老年學雜志》位列第21名。2017年1月獲得第五屆《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2017-2018)“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2016年9月24日獲得“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類期刊)稱號;2016年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強;吉林省精品期刊優秀團隊;2015年9月,獲“2015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科技期刊類)稱號,并先后獲吉林省精品期刊50強(2012年6月5日)、第二屆北方期刊優秀期刊(2007年),吉林省雙十佳期刊(2008年),基礎研究欄目被評為吉林省科技期刊名欄(2010年12月)等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吉林省一級科技期刊。2006年、2010年、2013年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先進集體獎”,2015年12月《中國老年學雜志》編輯部被評為2015年新聞出版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三、自然科學期刊引證分析及評價情況
《中國老年學雜志》被北大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列為中文核心期刊;被評為武漢大學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E核心期刊。?
四、被國際知名專業數據庫收錄
在享有一定的國內學術影響力的同時,為有效地擴大國際傳播力度,加強了基礎研究、臨床研究等欄目學術內容新穎稿件英文摘要的編寫,以進一步適應國際交流的需要,《中國老年學雜志》的國際影響力得以不斷地提高。根據國際檢索機構給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對外聯絡委員會資料,《中國老年學雜志》被5種國際重要檢索系統列為來源期刊(2009年4種、2012年1種):(1)美國化學文摘(CA), (2) 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生物科學),(3) 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4)波蘭《哥白尼索引》,(5) 日本《科學技術社(中國文獻數據庫)》。?
五、被國內大型專業數據庫收錄情況
為了更好更快捷地進行學科交流,本刊被數種權威專業數據庫收錄,包括(1)《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3)《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4)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5)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6)《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7)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8)《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9)解放軍醫學圖書館(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
六、被其他相關專業期刊轉引情況
中國期刊網(CNKI)數據統計顯示,我刊影響因子2014年為0.493,較2013年的0.352,增加幅度40.06%。影響力指數學科排序第25名,復合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48名,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48名,基礎研究類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16名,共99種期刊。2014年載文量達3 653篇,可被引文獻量達3 565篇,可被引文獻比達0.98。2013年載文量達3 373篇,可被引文獻量達3 311篇,可被引文獻比達0.98。2012年載文量達3 033篇,可被引文獻量達2 975篇,可被引文獻比達0.98。本刊發表的可被引文獻被引頻次依次為:2014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191頻次,他引頻次191頻次;2013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1 809頻次,他引頻次1 809頻次;2012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2 293頻次,他引頻次2 293頻次;歷年發表文獻總被引頻次達11 689頻次,其中被期刊綜合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6 963頻次,博士學位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564頻次,碩士學位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4 051頻次,會議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111頻次,基礎研究類統計源期刊引用頻次為6 764頻次。?
七、刊載省部級以上課題項目文章
中國期刊網(CNKI)基金項目成果文章的統計表明,1994~2012年《中國老年學雜志》刊載省部級項目成果報道共2 449篇,其中國家級課題項目成果報道共1 050篇(包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788篇,973計劃成果107篇,863計劃成果46篇,科技攻關項目成果42篇,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成果37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30篇);省部級項目成果報道1 399篇。其中2011年刊載省部級以上項目成果共450篇(國家級課題項目167篇,省部級項目283篇),占總刊文量的17.9%。2012年刊載省部級以上項目成果共435篇(國家級課題項目186篇,省部級項目249篇),占總刊文量的14.3%。?
八、被專業檢索性期刊轉載情況
被國內多家檢索性期刊轉載,包括①《中國醫學文摘·老年學分冊》;②《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分冊》;③《中國生物學文摘》;④《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草藥);⑤《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九、經濟效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適應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老年學雜志》在抓好刊物質量,以創社會效益為主要目標的同時,充分利用雜志的品牌效應,適時適應市場需求,拓展雜志宣傳業務,進一步擴大雜志的社會影響并使經濟效益取得穩步提高。充分發揮了科技期刊的社會效益,所刊載的大量重大課題的成果報道取得了各級別的科技進步獎——據不完全統計,官方網站公布的科研成果獲獎信息查詢結果顯示,《中國老年學雜志》發表的基金文章獲獎24項,其中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15項、市級獎項4項;為科研轉化為生產力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為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奠定了基礎。
中國老年學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熱門評論
第一次投了這個雜志,中國老年學雜志整個審稿過程感覺很規范定發表,進度可見,打電話給責編也有及時反饋。外審老師提出的意見也非常中肯,以后有合適的稿子會繼續投。是一個不錯的雜志。
雜志審稿速度很快,兩周外審就結束了,我運氣不錯,小修了兩三天返回去,隔天就錄用了,審稿人的意見不多,但是都挺有價值。值得一提的是,編輯的排版很仔細,太負責了!這樣的編輯團隊,值得夸贊。
8月份投稿,9月份時候詢問編輯部,一外審專家出差沒審,重新換了兩次外審,之后修后再審,按照要求認真修改后直接錄用,用了3個月時間。感覺方向合適,內容有一定的新意可能性就大,編輯部老師都很好。
中國老年學雜志真的不錯,編輯態度超好呀!我的審的挺快,外審大概半個月就回來了,建議小修。編輯部很好商量的,人比較好。個人感覺,文章只要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實用性,立論新穎還是很好中的。
3個月給出審稿意見,小修后一禮拜錄用,交版面費,到出版約半時間,在國內期刊中不算慢的,還行。內容要求也審得很嚴,不是傳說中的容易中,收到的投稿量貌似也不小。
中國老年學雜志效率很高,編輯老師態度也好,雖然反反復復修改了幾次,但感覺還是有收獲的,文章排版確實漂亮了很多。審稿老師也是非常不錯的,對完善文章有很大的幫助!總體感覺是個不錯的刊物。
這個雜志審稿速度挺快的,不到一個月就給出了回復,需要小修。修改后,有將近一個月沒有反應。后來打電話問編輯,原來是修改稿沒有收到。重新發送后,三天內就給出了錄用的消息。
第一次投稿,選擇了這個雜志,真的出乎意料,超級快,編輯和審稿人都很負責,11月10號投稿,經過兩次小修,11月25號確定錄用。很感謝幫助我順利投稿到錄用的所有人,對你們表示最誠摯的祝福。
已錄用一篇,第二篇正編輯加工,第三篇最新投稿。有一審稿人拒稿直接拒稿。如果文章的數據圖表較多的話會比較容易中。本人第二篇數據較多,兩個審稿人均沒有意見,直接建議發表。中國老年學雜志編輯部非常負責,回復很快,有問必答,態度和藹。
9月初投稿大約兩周通知退修,改好了,10月中旬投,11月初通知再次退修,正在改。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接受。審稿挺快的。期待吧。結果11月7日通知已錄用,5月出版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