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支出與實際經濟增長:規模、結構與外部溢出
摘要:公共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對實際經濟增長的作用除直接影響效應外,還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等路徑產生時間和空間的溢出效應。中國公共財政總支出額穩步增長,但GDP占比呈現U型特征,本文基于2007-2017年的省際面板數據,利用經典計量和空間計量的動態分析和檢驗發現,總體規模上公共財政支出對實際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支出結構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和交通運輸支出存在顯著的滯后效應,空間檢驗顯示大多數公共財政支出更大程度上影響了本省實際經濟增長水平,對周邊地區的溢出效應較弱,只有農林水事務支出在相鄰、經濟和地理關系上均存在顯著的正向空間溢出效應,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存在鄰接正向溢出。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背景下,應從中央財政支出結構中增加溢出效應明顯的農林水事務和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等支出比重,地方財政支出則應側重直接效應較大而空間溢出效應不顯著的部分,同時注意短期靈活性與長期可持續性的協調。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宏觀經濟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