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不同立地條件落葉闊葉林群落結構和特征分析
摘要:落葉闊葉林是北半球主要的植被類型之一,以我國華北地區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最為典型且成分較為復雜豐富.為了更好理解暖溫帶北部山區森林結構和發育規律,在天津八仙山部級自然保護區的陰坡、山脊和陽坡3種典型立地條件下分別設置1 ha樣地,并對樣方內所有胸徑≥3 cm的樹木進行詳細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陽坡樣地樹種有38種/ha,隸屬于28屬19科;山脊樣地有33種/ha,隸屬于22屬15科;陰坡樣地有31種/ha,隸屬于22屬16科.從物種多度、平均胸徑、胸高斷面積和重要值等指標分析表明,3個樣地群落均具有明顯的優勢種,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和槲櫟(Quercus aliena)分別占據重要地位. 3個樣地所有樹種的徑級結構均呈現倒"J"型,說明群落整體更新良好;同時蒙古櫟的徑級分別在陰坡樣地和山脊樣地呈正態分布型,槲櫟在陽坡樣地呈偏正態分布型.樣地立木材積以山脊樣地最大(161.97 m^3/ha),其次是陽坡樣地(154.29 m~3/ha),陰坡樣地(111.41 m^3/ha)最小.分析3個樣地中優勢種空間分布格局,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在較小尺度上表現為聚集分布,隨著尺度增加,隨機和規則格局成為主要分布形式;蒙古櫟、槲櫟、紫椴(Tilia amurensis)均在較大尺度上表現為聚集分布格局.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南開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