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影像學和生理學的現狀與未來
摘要:實施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時總是面臨著兩個基本問題:冠狀動脈病變應當治療嗎?應當如何治療或者如何獲得最佳的結果?由于冠狀動脈造影只能提供血管腔的二維輪廓信息以判斷狹窄程度,無法準確顯示動脈管壁結構尤其是評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特征,臨床實踐中僅僅依據冠狀動脈造影常常難以回答這兩個問題。冠狀動脈影像學和生理學評估技術的進步,彌補了冠狀動脈造影的不足,大大提高了PCI的精準性和合理性[1-2]。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