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后吉蘭-巴雷綜合征三例并文獻復習
摘要:目的報告3例創傷后吉蘭-巴雷綜合征(GBS)的臨床特點、治療方案及預后,并結合既往相關文獻進行復習,以提高臨床對GBS認識程度。方法描述作者醫院收治的3例創傷后GBS患者的臨床資料,并于中國知網、萬方中文數據庫和Pubmed數據庫檢索2013-01-01—2018-01-01有關創傷后GBS的病例報道文獻,結合文獻復習進行分析,系統總結創傷后GBS的臨床特征、治療及預后。結果共檢索出13篇報道共31例,納入本研究3例共34例創傷后GBS患者。創傷至發病時間數小時至5個月,中位發病時間8d,上、下四分位數分別3d、12.5d,所有患者均有運動障礙,表現為四肢無力或雙下肢無力,僅2例(5.9%)伴有感覺障礙,分別為麻木和疼痛癥狀,19例(55.9%)甚至出現呼吸受累,表現為呼吸費力,腦神經受累者13例(38.2%)。25例行腦脊液檢查者中24例(96%)出現蛋白細胞分離現象,32例患者行肌電圖檢查,肌電圖均有異常表現,表現為波幅或傳導速度的改變?;颊咧?2例進行血清神經節苷脂抗體檢測,其中10例(83.3%)陽性。18例患者單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s)治療,IVIGs和血漿置換(PE)聯合治療10例,單獨PE治療者2例。成功隨訪的27例患者中3例(11.1%)死亡,均死于GBS急性期所致的呼吸循環衰竭,9/27例(33.3%)患者恢復至可獨立行走。結論創傷后GBS多為外傷或手術后的1~2周內出現,病情多較危重,發病早期不易識別,預后較一般的GBS更差。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社